虚堂寂寂夜深寒,携得瑶琴月下弹。
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

【注释】

虚堂:空旷的厅堂。瑶琴:美玉制的琴。

夜深寒:夜深寂静。

徒侧耳:白白地侧着耳朵倾听,徒然地欣赏。

悲风流水岂相干:悲伤的风和流水怎么能互相关联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下弹琴的咏怀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携琴到空旷的厅堂弹奏一曲《广陵散》。然而,他并没有知音,只能独自面对清冷的月亮,空发感叹。全诗意脉贯通,意境幽远,含蓄隽永。

首句“虚堂寂寂夜深寒”,写诗人夜半弹琴时的环境气氛。虚堂即空阔的厅堂,夜深寒指深夜,点明弹琴的时间和环境。这两句是第一联,交代了诗人弹奏的背景和环境氛围。

颔联“携得瑶琴月下弹”,诗人以“携得”一词,表明他带着瑶琴来到月下,用“携”字写出他的兴致之高。“带得”,携带的意思,这里用来表示诗人对瑶琴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爱好。

颈联“不是知音徒侧耳”,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知音,但是我也愿意听一听。这一句中,“不是知音”“徒侧耳”都表明了诗人虽然孤独,但他并不寂寞,因为他有瑶琴相伴。“知音”指的是懂得欣赏音乐的人,也就是“知音者”。

尾联“悲风流水岂相干”,意思是说,即使没有知音,我也可以欣赏我自己的音乐,不必理会别人的评价,更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这里的“悲风流水”并不是真的指风雨的声音,而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写月下弹琴的咏怀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携琴到空旷的厅堂弹奏一曲《广陵散》。然而,他却没有知音,只能独自面对清冷的月亮,空发感叹。全诗语言简洁,但感情真挚,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