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
半夜髑髅惊破梦,港头明月不思归。

【注释】

颂古:唐代的诗体。一○一首是《唐风·小雅·北山》篇中的“北山之善”一首,作者不详。此诗用夸张手法,写鼓声之宏大,鼓手之多,鼓声之多,其音之大,而鼓手、鼓声、鼓声之稀却难以察觉,以此表达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之情。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虚空中击鼓的声音,就像敲打着须弥山一样,虽然声音响亮,但是能听到的人很少。

半夜髑髅惊破梦,港头明月不思归:髑髅(tu骨骷髅)被惊醒后打破了梦乡,月色照耀着港口,却不能使游子回心转意。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夸张手法,写鼓声之宏大,鼓手之多,鼓声之多,其音之大,而鼓手、鼓声、鼓声之稀却难以察觉,以此表达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之情。

全诗以虚实对比手法表现诗人的愤慨之情。首句“虚空为鼓”,以夸张的手法写鼓声,将鼓声比作敲击须弥山,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次句“击者虽多”一句写出鼓声之大,“听者稀”,则突出了打击者众多而聆听者稀少的现象,从而表明鼓声虽响,但无人关注,无法传达到人们心中。第三四句“半夜髑髅惊破梦,港头明月不思归”两句则进一步运用夸张手法写鼓声之巨大,以至于髑髅都被惊醒,明月都失去了光芒,而游子们却依旧无法回到故乡。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更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和虚实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