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草丛中懒欲眠,徐行处处迥翛然。
披毛戴角人难识,为报芒童不用鞭。
【注释】
瑞草丛中懒欲眠:草本植物。瑞草,吉祥的植物。懒欲眠,指草木茂盛,人不能随意采摘。
徐行处处迥翛然:徐行,缓慢行走。迥翛然,形容景色优美。
披毛戴角人难识:披着毛皮,戴着角饰,难以辨认。
为报芒童不用鞭:为,因为。用,用鞭子抽打。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隐洛阳时。诗中所描绘的景致是一片生机勃勃、繁茂的瑞草。诗人在欣赏这片美丽的景色之时,却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感叹道:“瑞草丛中懒欲眠,徐行处处迥翛然。”这里的“瑞草”指的是一种吉祥的植物。然而,由于这种植物生长在草丛中,所以很难被人们发现和采摘。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瑞草的生长环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人又写道:“披毛戴角人难识,为报芒童不用鞭。”这里的“披毛戴角”指的是瑞草的外貌特征,即其表面覆盖着毛发,并且头上也长有角。而“芒童”则是指那些喜欢捕捉瑞草的人。在诗人看来,这些人虽然能够轻易地找到并采伐瑞草,但是却不懂得欣赏其真正的价值。因此,他发出了“为报芒童不用鞭”的感慨。这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那些破坏自然的人的一种批判。
整首诗以瑞草丛中的瑞草为主体,通过对瑞草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画面。同时,通过对比瑞草与那些破坏自然的人的冷漠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