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扇子用多年,历掌清机授手传。
头角不全收拾取,雨馀风月满长川。
【注释】
犀牛:犀角。
扇子:指画扇。
清机:指画的笔法。
长川:指长河。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写一幅扇面上的山水画。诗中以犀牛的角为喻,赞美画家精湛的技艺。诗人通过描写犀牛扇子的制作过程和画面上的山川景色,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犀牛扇子用多年,历掌清机授手传。
头角不全收拾取,雨馀风月满长川。
【注释】
犀牛:犀角。
扇子:指画扇。
清机:指画的笔法。
长川:指长河。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写一幅扇面上的山水画。诗中以犀牛的角为喻,赞美画家精湛的技艺。诗人通过描写犀牛扇子的制作过程和画面上的山川景色,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偈二首 其二:“如来禅”是禅宗所倡导的禅法,“祖师道”指佛教中的原始教义。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来禅”,即禅宗所说的禅悟之道,它并不是从外在寻找得来的,而是应该从内心去体验和领悟。 “从门所得即非珍”,“从门”是指通过修行的途径,而“门”在这里指的是方法或途径,“所得即非珍”是指通过修行得到的东西不是最珍贵的东西。 “特地埋藏衣里宝”意思是说,真正的宝藏不是被外物所掩埋
𨍏轹钻,住山斧,佛祖出头未轻与。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手中的锤子和钻子,是用来雕刻佛像的,但是你还没有得到佛祖的认可,不能轻易地使用它们。这里的“佛祖”指的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纵使醍醐满世间,你无宝器如何取。 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你得到了所有的智慧,但是你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工具,也无法去获取这些知识。这里的“醍醐”指的是佛教中的佛法,即佛家所说的“真谛”。 阿呵呵,神山打罗,道吾作舞。
【注释】 1. 颂古四十首: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笛子的吹奏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音乐艺术中矛盾现象的思考。 2. 无孔笛子两头吹:形容笛子没有孔洞,只能从一头吹气进去,然后再从另一头吹出来。 3. 韵出青霄彻九维:形容笛声悠扬动听,仿佛穿透了高空,直达九天之上。 4. 可怜一对冤家种:指笛子与吹奏者之间存在一种奇妙的缘分,它们像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5. 人人鼻孔大头垂
注释:在处理事情时,如果能够分清是非,那么就可以明确地回答。就像那青峰山的八字形状一样,可以打开通往家门的道路。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我,何必在岔路口再问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首句“问处分明答处亲”,意思是说,当事情已经分清楚,就应该果断行动。而当事情不明朗时,就需要谨慎思考。这里的“明”和“亲”分别代表了明确和亲人(朋友或家人)的意思
诗句原文: 颂古四十五首 其三十五 云门糊饼对超谈,多少禅流看不穿。若是孔门真弟子,自然知道化三千。 注释: - “云门”指的是禅宗的云门宗,这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流派。 - “糊饼”是禅宗常用的修行方法,通过吃和思考来达到悟道的境界。 - “超谈”表示超脱俗世的话语和理论。 - “多少禅流”指众多的禅宗追随者。 - “看不穿”意味着禅宗的深奥与复杂让人难以完全理解。 -
在《颂古四十首》之中,其三十六的原文如下: 梦里思归问故乡, 明明说与尚徉狂。 白云尽处重回首, 无限青山对夕阳。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梦中思念着故乡, 我明明告诉尚佯狂。 当我离开白云深处时, 我回头望去, 只见无数青山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注释: - 颂古:古代的颂诗。 - 其三十六:指《颂古四十首》中的第三十六篇。 - 梦里思归问故乡:梦中思念故乡。 -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终日看天不举头”与“桃花烂熳始抬眸”分别描绘了诗人观察天空和欣赏桃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饶君便有遮天网,到得牢关即便休”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意释义: 1. 终日看天不举头:整日仰望天空,却从不抬头。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或对未知的追求。 2. 桃花烂熳始抬眸:当桃花盛开之时,诗人才抬首欣赏
颂古四十首 其三十一 卷则浑崙无缝,舒则八面生光。 百千诸佛,同处一方。 转机轮于掌握,奋大用于当场。 非独三十年后,面前薝卜馨香。 注释: 1. 卷则浑崙无缝:意指书籍卷轴的封面平整无瑕,浑崙是古代一种织物的名称,这里形容书本的外观整洁无瑕。 2. 舒则八面生光:意指书籍展开后四面都有光泽,象征着知识的丰富和智慧的光芒四射。 3. 百千诸佛,同处一方
【注释】 鼠:指老鼠。 既:既然。 官马:官吏之马。 厮:同“撕”,撕裂的意思。 相踏:相互践踏。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太平基:安定天下的基础。 兰若:佛教寺院名,这里借指佛教。 【赏析】 这首诗是颂古四首中的第三十七首。前两句用典,后两句议论。全诗语言简练,言简意赅,对仗工稳而自然,读来朗朗上口。诗的开头二句“鼠既不灵,官马相踏”,以“鼠”比“官”,“不灵”与“相踏”相对
【注释】 颂古: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九首,题为《行行重行行》。 四十:指《古诗十九首》共一百首。 无孔铁槌:比喻人没有自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诗。诗中通过“残羹馊饭”“换手搥胸”等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人身奴役制度。 全诗以“无孔铁锤”为喻,说明人民被锁在牢笼里无法自拔,只有用“无绳自缚”的形象语言来表达。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一种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和对不公现象的不满。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要得狸奴觌面酬,浑如钳口锁咽喉 - 这句的意思是“要求得到公正的回报,却如同被钳住嘴巴一样不能表达”。这里的“狸奴”指的是狡猾的人或事物,“酬”是报答、回报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回报的期望,但又感觉像被钳住了嘴巴,无法表达出来。 2. 一刀两段从公断,直得悲风动地愁 -
安国安家不在兵,鲁连一箭亦多情 —— 注释与赏析 在宋代释守珣的《颂古四十首 其十七》中,我们读到这样一句诗:“安国安家不在兵,鲁连一箭亦多情。”这句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的每个字词,并结合注释、译文和赏析展开深入讨论。 1. 诗句解读: - “安国安家”:意指通过和平方式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不在兵”:强调非武力手段的重要性。 - “鲁连一箭”
野鸭群飞势莫留,瞥然一过已高秋。 译文:野鸭成群结队地飞翔,它们的力量无法留住,只是一闪而过而已,已经高过了秋天。 注释:野鸭、群飞、短绠、毋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野鸭的飞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生活的感慨。野鸭群飞,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而它们的力量无法留住,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用“瞥然一过”来描绘野鸭的飞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踏得故乡田地稳,本来面目露堂堂。 人只在,不曾亡。 率陀天上非人世,须知别有好商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红轮决定沉西去: - “红轮”通常指代太阳,这里可能隐喻时间的流逝或者某种终结。“沉西去”表示某种重要事物的离去或消逝。整句可以理解为某个重要的、即将消失的事物在日落时分被确定地带走。 2. 未委魂灵往那方: -
【注释】 ①颂古四十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二十首,每首都咏物抒怀。②贪看天月:意思是说看到天上月亮就忘记了手中划船的桡(即桨)。③归计:回家的计划。④石臼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长江中流北岸。⑤觌面:面对面。⑥光辉日:指太阳光灿烂。⑦拍手笑吾曹:拍手笑我自己。“吾曹”是自我的谦称。 【译文】 贪看天上明月,忘了手中的船桨。石臼山下的路,回家的计划变得遥远。太阳照得正明亮
【注释】老倒:形容人老。丹霞:指红砂岩。烧木佛:即烧木佛,用木头雕刻成佛像供奉。院主:寺院主持。眉须:指胡须。刚突出:刚露出来。罪过:罪恶。从来:自古以来。作底当:为什么。谁道:谁说。千虚:指佛教所说的空无、不实在的东西。博实:指佛教所说的真实。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僧人的形象,表现了他对佛家的空无、不实在的东西的否定。首句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僧人形象,第二句写他的年龄和相貌,第三句写他的思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