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峰高宇宙低,先师灵骨不曾移。
儿孙个个且如许,路上行人口似碑。
【解析】
此诗为五律,共八句。前四句写太白峰高而宇宙低,先师灵骨未移的壮丽景色。后四句写山中儿孙个个如此,路上行人如碑般众多。诗人以景结情,寄寓了他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
“亮典座归中峰庵”是全诗第一句。亮典座:指僧人道亮。典座,僧团中的副职,负责接待、安排宾客和供餐等事务。这里指道亮和尚回到他久居的中峰寺中。中峰庵:在今安徽歙县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居。
“太白峰高宇宙低”是第二句。太白峰:即庐山,又称匡庐。高:意动用法,以高山比之,形容其巍峨;也指山势高峻。宇宙:指天地。低:意动用法,以低洼之地比之,形容其低矮。这里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庐山的雄姿伟貌。
“先师灵骨不曾移”是第三句。先师:对已故师长的尊称;这里指太白金星。灵骨:指星魂或佛骨(佛骨经火炼后成为骨灰)。曾:过去。不曾移:指星魂或佛骨没有移动过。
“儿孙个个且如许”是第四句。儿孙:儿子孙子辈分的人(泛指子孙)。个个:每一个。且:连词,并且。如许:像这样。这里指子孙众多。
“路上行人口似碑”是第五句。路:指山中的山路。行:行走。人:指行人。口:指碑。碑:一种竖立在地上记事的石质物。这里用夸张手法比喻行人如碑般众多。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太白峰高耸入云,山势险峻,山中人杰地灵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们在此安居乐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的祝愿。
【答案】
亮典座归中峰庵
太白峰高宇宙低,先师灵骨不曾移。
儿孙个个且如许,路上行人口似碑。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初年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应诏赴京师时路过庐山所作,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春,当时司马承祯已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