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岩畔瞥不瞥,竖起脊梁生铁橛。
无端林下错商量,携手相随入虎穴。
瓮里蓦然失却鳖,个事明明向谁说。
彼时只是此时人,谁知眼里重添屑。
我携拄杖奔南北,君入西山恣轻忽。
放下蛇头捋虎须,翻身便作白拈贼。
太虚全布目前机,生杀交驰谁敢窥。
我来一笑重相见,鼻孔由来向下垂。
密庵家风彻骨贫,密庵有眼且无筋。
将无作有这些子,透这些子能几人。
西风落木天宇迥,君兮不住别峰顶。
曹溪一滴杖头挑,涨起吴江千万顷。
诗句注释:
玲珑岩畔瞥不瞥,竖起脊梁生铁橛。
“玲珑岩畔”指的是某个具体地点,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瞥不瞥”表示这个地方难以一眼看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竖”可能指直立、挺拔。
“脊梁生铁橛”形容这个地方地势险峻,仿佛一根生铁制成的橛子矗立在那里。
无端林下错商量,携手相随入虎穴。
“无端”意为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林下”可能是指树林下面,或者泛指周围环境。
“错商量”表示在这里发生了一些误会或冲突。
“携手相随”意味着两人一同来到这里。
“入虎穴”比喻进入了非常危险的地方。
瓮里蓦然失却鳖,个事明明向谁说。
“瓮里”可能是指一个封闭的空间,如瓮状的容器。
“蓦然”意味着突然,出乎意料。
“失却鳖”形容在这里经历了某种损失或变化。
“个事”可能是指某个事情、秘密等。
“向谁说”表示这件事是向谁讲述或透露的。
彼时只是此时人,谁知眼里重添屑。
“彼时”可能是指过去的时间或某个特定的时刻。
“只是”表示只是如此而已。
“如今人”可能是指现在的自己或身边的人。
“重添屑”形容现在又增加了新的想法或感受。
我携拄杖奔南北,君入西山恣轻忽。
“拄杖”可能是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如拐杖。
“奔南北”表示四处奔波,到处奔走。
“恣轻忽”意味着随心所欲地放松或放纵。
放下蛇头捋虎须,翻身便作白拈贼。
“蛇头”可能是指某种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
“捋虎须”可能是指抓住老虎的胡须,比喻抓住要害。
“白拈贼”形容自作主张、冒失行事的行为。
太虚全布目前机,生杀交驰谁敢窥。
“太虚”可能是指宇宙的广阔虚空,也指某种虚无的状态。
“全布目前机”表示所有的机缘都摆在眼前,无法回避。
“生杀交驰”形容生死之间的转换和交替。
“谁敢窥”表示没有人敢窥视或了解其中的秘密。
我来一笑重相见,鼻孔由来向下垂。
“一笑重相见”表示重逢的喜悦和轻松的心情。
“鼻孔朝下垂”可能是指鼻子向下弯曲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某人的神情或姿态。
密庵家风彻骨贫,密庵有眼且无筋。
“密庵家风”可能是指某个家族的传统或风格。
“彻骨贫”形容极度贫穷,几乎一无所有。
“有眼”可能是指有洞察力或眼光,但“无筋”则表示缺乏坚韧或毅力,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将无作有这些子,透这些子能几人?
“将无作有”可能是指将无中生有的意思,即凭空捏造或制造事物。
“这些子”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技艺或能力。
“透这些子”可能是指精通这些技艺或能力。
“能几人”询问这样的技艺或能力在多少人能够掌握。
西风落木天宇迥,君兮不住别峰顶。
“西风落木”描述了秋季的景象,西风带动树叶飘落。
“天宇迥”可能是指天空辽阔无际。
“君兮不住别峰顶”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绪,暗示着与某人的离别。
曹溪一滴杖头挑,涨起吴江千万顷。
“曹溪一滴”可能是指某件事情的关键或转折点。
“杖头挑”可能是指携带或使用手杖。
“涨起吴江千万顷”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因为某种因素而变得宽广或扩大。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悟藏主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悟藏主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明扼要,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