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西来便答东,从教人笑我佯聋。
白云乍可离青嶂,明月难教下碧空。

诗句解释

1 有问西来便答东: 这句话意味着不论对方从哪里发问,诗人都以东边为答案。这里的“西来”“东”象征着方位,可能暗指对来自西方的问询,诗人总能给出东方的回答或见解。

  1. 从教人笑我佯聋: “从教”是任由、任凭的意思,“佯聋”则是装作耳聋的状态,意在讽刺那些嘲笑他的人。此处表达了一种自信的态度:即使面对嘲笑和误解,我也愿意接受并保持我的沉默与独立思考。

  2. 白云乍可离青嶂: “青嶂”通常指山峰,这里形容山势陡峭。诗人提到“白云”似乎能够轻易地飘离这些高大的山峰,这反映了他的超然和自由。

  3. 明月难教下碧空: “明月”象征清高或纯洁,“碧空”代表广阔的天空。这句诗表达了月亮难以映照出如此清澈透明的蓝天,强调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不被污染的高洁境界。

    译文

    当有人问我时,我回答向东,任由他人嘲笑我装聋;
    白云仿佛可以轻易离开青翠的高山,月亮却难以映照出碧蓝的天空。

    注释

  • 偈颂: 一种佛教中用于诵读的诗歌形式,通常包含韵律和意义深刻的句子。

  • 一百二十三首: 这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一首诗歌,共分为一百零三首。

  • 其三: 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 有问西来便答东: 不论问题来自何处,我都将以东方的观点来回应。

  • 从教人笑我佯聋: 我坦然接受他人的嘲笑,假装耳聋,以此表明我不为世俗所动。

  • 白云乍可离青嶂: 好像白云可以轻松地飘离青翠的高山。这里用了一个比喻,表示超然物外。

  • 明月难教下碧空: 月亮难以映照出碧蓝天空,强调了一种洁净而高远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嘲讽时的态度。通过“有问西来便答东”,诗人展示了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个性;“白云乍可离青嶂”和“明月难教下碧空”两句更深刻地体现了他的超然与洁净之志。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也传达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