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张公吃酒李公醉。
伸脚打睡有来由,才放醒醒成忌讳。
非不非,是不是。
遇贵即贱,遇贱即贵。
狸奴白牯念摩诃,祖师不会西来意。
【释义】
有利有弊,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张公吃酒李公醉,是因为他们喝醉了酒。伸脚打瞌睡是有原因的,才放醒醒成忌讳。不是非是,也不是非非,遇贵则贱,遇贱则贵。像狸子和白牯一样,念诵《摩诃经》。祖师并没有西来的意图。
【注释】
1.偈:佛教语,梵文音译“偈陀”,意为颂歌、赞诗,指佛门中的韵文。后泛指佛道中以韵文形式表达的言说。2.颂:古时佛教称佛经为“颂”。“偈”与“颂”同义。3.百三:即一百零三个,这里指《大藏经》中的偈颂。4.利无利:有利也有不利的一面。5.不离行市: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能离开这个环境而独立存在。6.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李白)喝酒喝醉了,李公(杜甫)也被他感染了,一起醉倒在地上。7.伸脚打睡:伸出脚来打盹儿。8.有来由:有原因。9.才放醒醒:刚刚从睡梦中醒来。10.成忌讳:成为禁忌的事情。11.非不非:不是非是。12.是不是:是不是。13.遇贵即贱:遇见高贵的人就变得卑贱。14.遇贱即贵:遇见卑贱的人就变得尊贵。15.狸奴:猫和黄鼠狼的幼崽,用来比喻那些喜欢攀附权贵,依附于权贵的人。16.白牯:白色的老牛或黄牛。17.摩诃:梵文音译,意为妙法、佛法等,这里指佛教的经典。18.祖师:佛教中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为祖师。19.西来意:佛祖的本意。
【赏析】
全诗用白话写成,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第一句指出有利有弊,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第二句指出张公吃酒李公醉的原因是他们喝醉了酒;第三句指出伸腿打瞌睡是有原因的;第四句指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就是禁忌;第五句指出不是非是,也不是非非,遇到贵就变贱,遇到贱就变贵;第六句指出像猫和黄鼠狼的幼崽一样,喜欢攀附权贵,依附于权贵的人;第七句指出佛祖并没有西来的意图。整首诗寓意深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