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成,二不是,突出眼睛失却鼻。
少林刚自觅安心,瞎驴不受灵山记。
诗句原文:
一不成,二不是,突出眼睛失却鼻。
少林刚自觅安心,瞎驴不受灵山记。
译文:
一个人无法完成一件事情,另一个人又做不到,这是由于他们的眼睛出了问题。少林寺的人在寻找内心的平静,但瞎了的驴子却无法接受关于灵山的教导。
注释:
- “一不成,二不是,突出眼睛失却鼻”: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一种无法达成目标的困境。”一不成,二不是”指的是两个极端的情况,都无法实现目标。”突出眼睛失却鼻”则进一步描述了这种情况的具体影响,即由于视力问题导致鼻子也看不见,暗示着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 释崇岳《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中提到“哭不彻,笑不彻”,这一句诗表达了人在极度悲伤或高兴时,情绪的波动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只能以哭泣和笑容来宣泄内心的情感。
- 最后两句“父子非亲知不知,抬头脑后三斤铁”,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某人无知无觉的态度。这里所说的“父子非亲知不知”可能是指某人对某件事情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也选择不去理会。而“抬头脑后三斤铁”则是在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性格特点,意指这个人虽然聪明但却不愿意去面对或解决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和不满。首先,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常常表现出的无助和无奈。其次,诗歌中的“哭不彻,笑不彻”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讽刺和批判。最后,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态度,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