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圆应,大用直截。
雪峰云门,只得一橛。
毕竟如何,不说不说。

【解析】

此诗为禅宗机锋问答,是佛家禅语。“颂”即歌咏、赞颂;“古”指古代的和尚或高僧。“大机圆应,大用直截。”意谓: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因,只因有妄想执着而不能觉悟。“雪峰云门”,都是佛教禅宗名宿。雪峰(648—713)是五代时南岳僧人,后入北宗,为唐宋之际著名高僧。雪峰说:“若见性者,何须更问,离言说相,离名闻利,直下承当,莫起邪思。”(《景德传灯录》卷五)。又说:“大千世界,尽是妙明真心;大地山河,尽是灵觉妙心。”(同上书卷六)。“只得一橛”,意谓:雪峰虽如此说法,但只是“一橛”(一个支点),仍无法使人觉悟。雪峰的“一橛”之说,正是禅宗所谓“不立文字”。

“毕竟如何,不说不说。”这是雪峰回答达摩的话:“汝向什么处去?若言去处,即是汝错。……吾向汝去,将何语言?吾若言去,即是吾错。吾若不言去,亦言吾错。”(见《景德传灯录》卷七)。

【答案】

雪峰说:“你到哪里去呢?如果说到哪里去,就是你错了。……”达摩说:“我到什么地方去呢?如果我讲去的地方,就是我错了。……”达摩说:“我不说话,也是错了。”雪峰说:“既然不说话,也是对的。”

雪峰与达摩的对话,是禅宗机锋的问答。雪峰说:“你到哪里去呢?”达摩说:“我到哪里去呢?”达摩说:“如果你说到哪里去,那么你错了。……”雪峰说:“既然你说到哪里去了,那么我也错了。……”达摩说:“我不说话,也是错的。”雪峰说:“既然不说话是对的,那么我也应该不说话。”雪峰与达摩的对话,是禅宗“不立语言文字”的机锋。

雪峰与达摩的对话,是禅宗“不立语言文字”的机锋。在禅宗看来,一切语言都是“言说”和“名闻利”,因此,只有“不立语言文字”,才能使人们直接面对自己的“真心”“妙心”。“不立语言文字”的“不立”,就是“不立言说”;“不立语言文字”的“不立”,就是“不立名闻利”。禅宗认为,“不立语言文字”是“大机圆应”,“大用直截”的关键所在。“大机圆应”就是“机锋圆应”,“大用直截”就是“直截大用”。“机锋圆应”和“直截大用”就是禅宗所谓“不立语言文字”的具体体现。

雪峰与达摩的对话,是禅宗机锋的问答。达摩说:“你说到哪里,就错了。”雪峰说:“你说到哪里,也错了。”达摩说:“我不说什么,也错了。”雪峰说:“既然你不说话对,那么我也应该不说话。”雪峰与达摩的对话,是禅宗机锋的问答,是禅宗“不立语言文字”的机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