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见日,夜见星,妙高山色青又青。
便与么去,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却眼睛。
且过在于何,黄河从源浊。

【注释】

  1. 偈颂:佛教语。即佛经中的一种唱颂,用韵文形式来宣扬佛法。
  2. 妙高山色青又青:指山色非常美丽,青色更显得鲜艳。
  3. 便与么去:便,就;么,什么的意思。
  4. 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却眼睛:不仅失去了鼻子,而且失去了眼睛。
  5. 且过在于何:暂且停留在什么地方。
  6. 黄河从源浊:黄河源头的水质很浑浊。
    【赏析】
    此偈颂以比喻、象征的手法,说明眼耳鼻舌身意五欲之颠倒,以及由颠倒而引起的烦恼。
    首句“昼见日,夜见星”,是说在白天见到太阳,夜晚见到星星。太阳是白昼的主宰,星星是黑夜中的明星,两者都是光明的象征。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表明了作者要阐述的道理:人的肉眼所见,并非真实。
    次句“妙高山色青又青”,进一步说明这种道理。“妙高”即妙高山,这是印度佛教徒所说的一座名山,位于天界之上,为诸山之祖。“青又青”则形容这座名山的颜色极为美丽,青色更加鲜艳。这里用一个比喻,说明人眼所看到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
    三、四两句“便与么去,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却眼睛”,是全诗的重点。它用两个比喻说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五欲如何使人迷失本性。“么”就是“什么”。这里的“么”不是问号,而是代词,指上一句所说的“便与么去”。
    前两句说,人的肉眼所见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第三、四两句说,人的五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使人迷失本性。这里的“鼻孔”和“眼睛”分别代表人的耳目口鼻等感官;“打失”就是失去的意思。
    第五句“且过在于何”,意思是说这些五欲六根都到哪里去了呢?这里用的是反诘的语气,表示对五欲六根的否定和否定的态度。
    最后两句“黄河从源浊”,是对五欲六根的进一步否定。“黄河从源浊”的意思是说黄河的水是从源头流来的,源头水清,流到这里已经变得浑浊。这里的比喻说明,由于人们有了贪欲之心,所以世间就有了污秽之物;由于有了贪欲之心,所以世间就有了污秽之处;由于有了贪欲之心,所以世人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此偈颂以比喻、象征的手法阐述了眼耳鼻舌身意五欲之颠倒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烦恼。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