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颦呻,象王哮吼。
云门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唤作手。
三世诸佛不能知,狸奴白牯却知有。
雨打梨花蛱蝶飞,风吹柳絮毛毬走。

注释

  • 师子颦呻:比喻人或事物因压力过大而表现出的紧张和不安,这里用“师子”指代尊贵、高贵的人或事,“颦”即皱眉,“呻”即呻吟。
  • 象王哮吼:大象因其体型和力量被尊为“兽中之王”,这里用其形象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威严。”哮吼”是形容大象的咆哮声。
  • 云门北斗里藏身:在佛教术语中,“云门”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修行法门,“北斗”则可能是指某种精神境界或象征,这里的“藏身”意味着隐蔽或隐秘。
  • 白云因何唤作手:这句话可能是在说,白云虽然看似无物,却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就像是“手”。
  • 三世诸佛不能知:这一句表明即使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佛的存在都无法理解或洞察,强调了事物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 狸奴白牯却知有:狸(狸猫)和白牯(白蛇)都是动物的名字,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知识或见解的存在。
  • 雨打梨花蛱蝶飞,风吹柳絮毛毬走:描述了自然景象中的动态美,通过对比雨中和风中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译文

师子因压力太大而露出疲惫的神情,象王则因愤怒而发出震天的吼叫。云门和北斗隐藏在其中,白云因此被称为“手”。三界所有佛陀都不能知晓其中奥秘,但狐狸和老牛却能有所领悟。雨打梨花时蝴蝶飞舞,风吹柳絮时毛毛球随风飘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师子、象王、白云等象征性动物和事物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生活中压力、力量与智慧、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佛教思想的借鉴和融合,以及对自然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