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趋于朝,求利入于市。
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
不如归山林,揩磨自心地。
心地若分明,名利如唾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求名趋于朝,求利入于市”意思是追求名誉就向朝廷趋进,追逐利益就进入市井。“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意思是自古以来的官场里,相互争斗像沸腾的鼎水。“不如归山林,揩磨自心地”意思是不如回归山林,磨砺自己的心性。“心地若分明,名利如唾涕”意思是如果心里非常明白,名利就像唾沫和鼻涕一样。赏析:此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诗人在开头四句中,以议论的方式,指出人们为名利而奔波,是“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接着,诗人又以“不如归山林,揩磨自心地”来说明,人们应该回归自然,修身养性。最后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一步阐明了诗人的观点,表达了诗人对名利淡薄、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答案】
译文:
追求名誉就向朝廷趋进,追逐利益就进入市井。
自古官场里,相互争斗就像沸腾的鼎水。
不如回归山林,磨砺自己的心性。
如果心里非常明白,名利就像唾沫和鼻涕一样。
赏析:
首二句写世人追逐名利的可悲现象:他们争相攀附权贵,趋赴权势之地;他们争相钻营投机,投靠富家巨商。这几句都是议论,但语气十分强烈。“求名趋于朝”,“求利入于市”,直截了当地点出了人们追逐名利的行为。这种写法使议论显得更具有针对性。“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则进一步揭示出人们竞逐名利的社会环境:从古到今,人们都在朝与市之间争夺名利,其竞争之激烈,就如同大锅里沸腾的水一样。这里用一个比喻说出了一个社会现象:朝与市之间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在朝内、在官场上激烈,而且扩展到市井之中,甚至整个社会都在争夺名利。这就把问题的严重性说得非常清楚。接下来,诗人又用“不如归山林”一句作转折,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其在朝与市之间争夺名利,倒不如回归山林,修身养性。这样,就把议论重点放在了自己的观点上。“不如归山林”,既是一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它既表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也表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归山林”、“揩磨自心地”,都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和超脱。最后两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于名利淡薄的看法:如果你心里非常明白,那么名利对你来说就像唾沫和鼻涕一样微不足道,不值一提。这里的“若”,有“如果”之意。“若心地”,指人的本心或内心。“名利如唾涕”,意谓名利犹如唾沫和鼻涕般容易获得。这里强调的是名利的轻贱,突出了名利的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