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忙贪作茧,蜂忙贪候蜜。
茧成自己寒,蜜就别人食。
世上忧家翁,辛苦无暂息。
也似二虫痴,于身无所得。
三四小孩儿,争拈百草嬉。
怀中有梨栗,衣上污尘泥。
也似年高者,贪迷声色时。
世间无老少,总是一般痴。

【注释】

寒山寺:在苏州西郊,相传是唐代诗人张继(一说为寒山和拾得)的故居。

蚕忙:春末夏初,蚕将吐丝结茧时,忙于产卵繁殖,以利养子。

蜂忙:秋末冬初,蜜蜂忙于贮存蜜源。

“世上”句:指人世间有太多忧愁烦恼。

忧家翁:《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这里用它比喻那些终日忧虑家庭、国家的人。

“三四”句:三两小孩儿在野外捉迷藏嬉戏。

梨栗:梨和栗,都是常见的食物。

衣上:指身上的衣服。

尘泥:尘土污迹,喻指世俗之物。

年高者:年纪较大的人。

“也似”二句:意谓世上无论老少,都贪恋声色享受,其实他们所追求的是身外之物,最终却一无所获。

痴:愚昧,愚蠢。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借咏物抒怀,借讽世警众。前四句写蚕蜂,后六句写世人。全诗运用拟人手法,把自然界中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情欲与行为,从而揭示出人们贪婪、愚昧的生活实态。诗中对蚕、蜂等虫类,以及人间老人的描绘细致入微,形象逼真。
全诗从蚕蜂开始写起,然后转到人。开头两句写蚕、蜂忙碌的情形,暗示了它们的贪婪本性。第三句写茧成以后,自己就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而蜂蜜则被人们享用着。第四句进一步说明人们的贪婪,不劳而获。接着,作者又从人的角度来描写人们的行为,第五到第七句说世上的人们都很勤劳,但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最后两句写年老的人贪恋声色,然而他们所追求的身外之物却是无所得的。
整首诗通过蚕、蜂、人间老人的形象,揭露了人们贪婪、愚昧的生活实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