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色多瞒人,人惑总不见。
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
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
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为“拟寒山寺 其一百二十三”,属于寒山寺系列诗作中的一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寒山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寒山、拾得等僧侣有关。此诗通过描述女子的美丽与诱惑,以及她们的神秘身份,来引发读者对美和欲望的深思。
逐句解读:
- 女色多瞒人,人惑总不见。
- 注释: “女色”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而“瞒人”意味着这些女子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或意图。“人惑总不见”则表达出人们往往因为被迷惑而不去观察或理解这些女子的真实目的。
- 赏析: 这一句反映了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即外表美丽但内在可能并不纯洁或值得信任的女性,往往让人难以辨识其真面目,从而产生误解或忽视。
- 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
- 注释: “龙麝”指珍贵的香料,这里用以比喻女性使用的各种化妆品。“暗熏”和“厚涂”描述了这些化妆品的使用方式,强调了其浓重的掩盖作用。
- 赏析: 这句描绘了女性如何通过使用昂贵的化妆品来遮掩自己的瑕疵或真实面貌,体现了古代女性对于外貌的重视和美化自己的欲望。
- 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
- 注释: “牡丹”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朵,常用以形容女性的美貌。“花箭”在这里可能是比喻,意指那些外表看似美丽却内心不纯的女性。
- 赏析: 通过将女性比作“牡丹”,诗人不仅赞美了她的美貌,也暗示了她可能隐藏的其他属性,如虚伪或不纯。
- 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 注释: “射人入骨髓”形象地描绘了某种强烈的情感或影响深入到心灵最深处的情形。“死而不知怨”表达了无论生命受到多么深刻的伤害,受害者都似乎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痛苦。
- 赏析: 此句深刻揭示了某些情感和影响可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以至于个体即使遭受极大的伤害也难以察觉或表达出来。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丽与内在品质的对比描绘,引发了关于美、诱惑与内在价值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对女性美的赞美,更触及了人性中对美的追求与对真实自我认知的缺失。通过对“牡丹”与“花箭”、“龙麝”和“脂粉”的比喻,作者展示了女性外表的美与内在可能的不纯之间的冲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女性的审美观念及其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