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隆上人,丛林游历遍。
一入焦山门,便下延寿院。
终朝何辘辘,吃药都无验。
火后一茎茅,众人皆总见。
【注释】
①诸禅人散灰:唐代禅宗盛行,僧人以焚香扫地为修行方式,称为“散灰”。
②其六:是第一首诗的第六句。
③宣州隆上人:唐代宣州(今安徽宣城)人。
④丛林游历遍:指他在各地参访过许多寺庙。
⑤一入焦山门:焦山,在今天的江苏镇江市。唐宋时期,这里多佛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⑥便下延寿院:延寿院,即延庆寺,也作延寿院,故址在今天的江苏常州,是著名的佛寺。
⑦终朝何辘辘:终日不停地敲着钟,声音很响。
⑧吃药都无验:指诵经拜佛等宗教活动没有效果。
⑨火后一茎茅:烧过的茅草只剩下一根。
⑩众人皆总见:所有人都看见了。
【赏析】
这首诗写焦山寺中和尚的生活和行为。开头四句描写和尚们整天念经拜佛、扫地烧香,忙得不亦乐乎,而他们的行为又有什么用呢?最后两句写和尚们烧香拜佛后留下的残存之物,被众人看个正着,表现了他们的虚伪性。全诗语言平实,却有讽刺意味。作者对僧侣们的这种行径进行了揭露,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行为的鄙弃。
《诸禅人散灰》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述焦山寺和尚们整天忙碌地念经拜佛烧香扫地,而结果却是“吃药都无验”,以及他们在火烧残存之物后被众人看见的情景,来揭示出僧侣虚伪的本性,同时也对那些盲目迷信、追求虚名的人进行嘲讽。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充满了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