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山僧语句粗,真情何处著工夫。
世人用尽精神讨,缘木何曾觅得鱼。
【注释】
披:揭开。云台:指《云笈七签》中的“十方诸天菩萨真形图”。
颂:赞辞。
莫笑山僧语句粗,真情何处著工夫。
真情:真挚的情感。
用尽精神讨,缘木何曾觅得鱼。
寻访、搜寻、追求、探求的意思。缘木:攀援树木。
【赏析】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十》,作者佚名,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全诗以山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其生活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真谛的生活态度。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 “灵岩披云台十颂”:灵岩披云台的十首赞颂。
- “其十”:第十篇,即最后一篇。
- “莫笑山僧语句粗”:不要笑话我们山中的僧人说话简单。
- “真情何处著工夫”:真挚的情感在哪里需要技巧呢?
- “世人用尽精神讨”:世上的人用尽了所有的精神和心思去寻找。
- “缘木何曾觅得鱼”:沿着树木寻找,却从未找到鱼儿。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僧人的视角,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自然真谛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灵岩披云台”的描述,展现了山林之间的宁静和谐。而“莫笑山僧语句粗”,则表明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深刻。
“世人用尽精神讨”一句,反映了人们往往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无法真正地静下心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而“缘木何曾觅得鱼”,则是在提醒我们,有时候过于刻意的追求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真正的收获往往来自于对自然的直接体验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鼓励读者放下浮躁的心性,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