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底明珠本自圆,个中无正亦无偏。
蒲团纸帐坐终日,体取先师苦口禅。
【注释】
首座:佛寺中主持法事的僧人。因首座求偈:因为首座僧人求得一首偈语,所以诗人作此诗以应求。衣底:佛袈裟下。明珠:喻佛家所修之功德。本自圆:本来就圆。个中:指佛家所说的“中道”,即正邪两难之间。无正亦无偏:既不正亦不邪。体取:体会、领悟。先师: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苦口禅:苦口婆心。
【赏析】
这是一首酬和偈。首座僧人求得一偈,作者依韵奉和。全诗用白话直说,没有佛门用语,但句句不离佛经,字字不离佛意,表现了诗人高妙的佛学造诣。起句说,袈裟下藏有明珠,它本来圆滑光洁,既不是正邪两可,也不是完全邪僻。这一句是全词的纲领,也是诗人要传达给首座僧人的思想核心。次句承接上句,进一步阐明这一思想。僧人们修行,应该追求的是中道,即正与邪两难之间的道路,不能偏向一方。第三句写僧人整天坐蒲团、打纸仗,就是体悟先师传授的佛法。末句点题,表明自己对这首偈语的理解。
从形式上看,是一篇通俗的佛学论文;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深奥的佛理诗。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高深佛学造诣,而且体现了他超脱的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