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得心时自少魔,山头孤坐养天和。
莫嫌茅舍不宽广,茅舍才宽事便多。
【注释】
侩:旧时称做买卖的人。
成于:指人名。
金山:山名。
住破屋:住在简陋的茅舍里。
有不下山:没有离开过。
戒喜其孤洁:喜欢它孤傲、洁净。
赠之以偈:赠送诗篇。
歇得心时自少魔,莫嫌茅舍不宽广,茅舍才宽事便多。
【赏析】
《金山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春末夏初。此诗以“金山”为题,描写了金山寺在诗人眼中的形象,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间,音调和谐。前两句说,住进破旧的茅屋,可以远离尘嚣,清静寡欲;住久了,就会养性养神,达到“天和”。后两句说:“不要嫌弃这茅屋狭小。”因为只有茅屋才显得宽敞,而一旦有了宽敞的环境,事情就多了,容易惹出是非来。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他追求自然、淡泊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