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子,纸帐松床睡方美。
翻身不觉念劳生,几个不遭心识使。
洞庭十二偈 其十二半夜,子时,纸帐松床睡得正香。翻身不觉念起人生烦恼和劳累,哪个人没有经历过心识使的折磨?
注释:
- 夜半 子时: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子时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纸帐松床睡方美:用纸做的帐子,松软的床铺,睡得很舒服、很美好。
- 翻身不觉念劳生:翻了个身却突然想起人生的种种烦劳和劳累。
- 几个不遭心识使:有几个人没有经历过心识上的煎熬和困扰呢?
夜半子,纸帐松床睡方美。
翻身不觉念劳生,几个不遭心识使。
洞庭十二偈 其十二半夜,子时,纸帐松床睡得正香。翻身不觉念起人生烦恼和劳累,哪个人没有经历过心识使的折磨?
注释: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月印禅师 《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收录了一篇名为“慧林历代禅师真赞”的文献,其中提到:“月印禅师。大中二年八月十五日圆寂。”这首诗就是为月印禅师所作。 月印禅师是唐代禅宗高僧。他的法号是明觉禅师(651~742),俗姓李,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第四十三代祖师。他曾任南岳寺主持,后被追封为“慧林禅师”和“大慈禅师”。月印禅师在南岳寺期间,以禅悟、教化、讲经
诗句 1.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佛陀逊禅师”:这句是题目,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对佛陀逊禅师的颂扬和介绍。 2.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龙袖三关,金锤一击。”:描述了佛陀逊禅师的修行成就和对佛法的贡献。 3. “五十馀年,胁不至席。”:表达了佛陀逊禅师长时间的修行和教化,即使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他依然能够保持谦恭的态度。 4.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光正禅师的诗,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之情。 诗句解释: 1. “炟赫佛光,逆顺无碍。” - 炟赫: 意为光明灿烂、显赫。 - 佛光: 指佛教中佛陀的智慧光芒。 - 逆顺无碍: 形容禅师在面对各种情况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 关键词注释: 炟赫 - 光明而显赫;佛光 - 代表佛法的光辉;逆顺无碍 -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 2.
诗句“只是旧时行李处,等闲举著便郩讹”出自宋代僧人释怀深的作品《偈二首 其一》。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 只是旧时行李处,等闲举著便郩讹。 2. 诗句解析: - 夜来一阵狂风起:这句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狂风突然而起,带来了一种突发的、猛烈的自然力量。 - 吹落桃花知几多:描述了狂风如何无情地摧残了树上的桃花,暗示了自然的无常和人的生命脆弱。
诗句释义: 1. “因风便作海门居”:在风的引导下,慈受和尚选择在海门前定居。这可能象征着他的修行或隐居。 2. “钓尽波澜未见鱼”:尽管努力,却始终未能钓到鱼,意味着他追求的目标或理想似乎遥不可及。 3. “水冷云寒归未得”:水冷、云寒,形容环境艰苦,但他还未能找到回家的方式,暗示他的困境和挑战。 4. “笑看新月上珊瑚”:面对困难,他依然保持乐观,看着新月照耀下的珊瑚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觉海冲禅师 言简理直,道高德重。 无妄谈笑,无妄迎送。 衲子入门,毛发耸动。 密密处,莫能观,倚天灵刃照人寒。 注释: 1.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这是对禅宗历史上的某位禅师的赞美之词。 2. 觉海冲禅师:这是对觉海冲禅师的尊称。 3. 言简理直:言辞简洁明了,道理直接而准确。 4.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声望卓著。 5. 无妄谈笑:没有故意炫耀或嘲笑的行为。 6.
注释: 1. 师道平夷:指禅宗的修行之道,主张心外无物,一切皆空。 2. 师貌浑厚:形容禅师的外貌和气质都很稳重。 3. 持如地心:比喻禅宗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清净和坚定。 4. 开无妄口:指禅宗的修行方法,要求人们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保持内心的宁静。 5. 四坐道场:指禅寺里的四个座位,代表禅宗的四个修行方法。 6. 一尘不受:指禅宗的修行方法,强调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清净。 7. 节角处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焦山风光和诗人心境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雪眉岩顶鹤精神,淡薄家风世少邻。" - 注释:雪眉指的是岩石上的雪花,岩顶则是指山顶,鹤精神形容了山峰上的景色像一只鹤一样清雅脱俗。淡薄家风表示家族中没有太多的世俗束缚。 - 赏析:这句描绘的是焦山的自然景观,山峰如画,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第二句: "明月芦花藏不得
注释: 1.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这是一首赞美禅宗的诗歌,以慧林历代禅师为对象,赞美他们的智慧和教诲。 2. 圆照法空禅师:这是对这首诗的作者,即圆照法师的尊称。 3. 大圆镜中,真光明炬:在大圆镜中,真理如同明亮的火炬,指引着人们前行。 4. 慈中有威,击涂毒鼓:在慈悲之中,蕴含着威严的力量,就像敲击着涂毒的鼓声,让人心生畏惧。 5. 威中有慈,辟荆棘路:威严之中蕴含着慈爱
诗句解析及译文 人定亥 - 注释:人定亥,指的是人定时刻,即子时。在中国古代,子时是一天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刻,常用于修行静坐。 - 赏析:这句诗通过“人定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静坐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住山自有家风在 - 注释:住山,意味着隐居山林。家风,是指家庭的风气或风尚。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强调隐居生活能够培养出独特的家风和精神风貌。
【注释】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有十二个小洲。 黄昏戌:黄昏时分戍守边疆的士卒归来。 有口何妨长挂壁:有嘴为何要挂在墙上呢? 半帘秋色卷西风,一点青灯照茆室:半扇窗帘被秋天的景色遮住了一半,西边的风把帘子掀起来了,一盏青灯光从窗里透出,照亮了茅草盖的小房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湘西边陲某地所作。“洞庭”指诗人所居之地。“戍”,驻守。“有口何妨”,意为有嘴巴又何必挂起来呢
注释:日落酉时,光境前头岂是长久的。 再无佛法可商量,听他衲子交横走。 赏析:此诗表达了僧人对世间法、出世间法的不执着和超脱。在佛教教义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是讲世间法的,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出世间法。这首诗就是表达出世的心境,"日落酉时",意味着到了日暮时分,也就是到了黄昏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切都归于平静,一切皆为空相。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
【注释】 侩:旧时称做买卖的人。 成于:指人名。 金山:山名。 住破屋:住在简陋的茅舍里。 有不下山:没有离开过。 戒喜其孤洁:喜欢它孤傲、洁净。 赠之以偈:赠送诗篇。 歇得心时自少魔,莫嫌茅舍不宽广,茅舍才宽事便多。 【赏析】 《金山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春末夏初。此诗以“金山”为题,描写了金山寺在诗人眼中的形象,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之情
注释: 1. 黄叶止啼知即已,敲门瓦子亦休留。 译文:树叶落下时不再发出声音,你敲门我也不会再停留。 2. 虚空讲得真经后,解笑当年石点头。 译文:当你在虚空中讲出真正的佛法之后,我就能笑着看着石头点头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修行的场景。首先,黄叶止啼知即已,敲门瓦子亦休留",这句话描述了僧人的修行态度,他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即使听到树叶落地的声音也无动于衷,甚至连敲门声也听不见
【注释】 首座:佛寺中主持法事的僧人。因首座求偈:因为首座僧人求得一首偈语,所以诗人作此诗以应求。衣底:佛袈裟下。明珠:喻佛家所修之功德。本自圆:本来就圆。个中:指佛家所说的“中道”,即正邪两难之间。无正亦无偏:既不正亦不邪。体取:体会、领悟。先师: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苦口禅:苦口婆心。 【赏析】 这是一首酬和偈。首座僧人求得一偈,作者依韵奉和。全诗用白话直说,没有佛门用语,但句句不离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