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浴鼓入堂时,触净须分上下衣。
语笑高声皆不可,莫将粗行破威仪。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资福是唐代宗室大臣,他以严明的家风和家教闻名于世。这首诗是他给儿子写的一首训儿诗,告诫儿子要遵守礼仪,保持威仪。
三通:指三次洗澡。
浴鼓:古代用木槌或铁鼓敲打着让水流动来沐浴的器具。堂:厅堂。
触:接触,指洗手。
须:胡须。
分:分开。
语笑:说话、嬉笑。
高声:大声说话、嬉笑。
粗行:行为不端。
破:破坏。
威仪:威武的仪表。
赏析:
这首诗是父亲对儿子的训诫之言,主要强调了孩子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
“三通浴鼓入堂时,触净须分上下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在洗完澡进入厅堂时,应该先用手触摸自己的衣服,确保衣物干净整洁,然后再分开上身和下身的衣物。这是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求,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生活细节的关心和要求。
“语笑高声皆不可,莫将粗行破威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在与人交谈或嬉笑时,声音不能过高,也不能粗鲁无礼,要保持礼貌和威严。这是对儿子行为举止的一种提醒,希望他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一定的风度和威严。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描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生活的关怀与期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家庭教育的理念,即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和威严,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