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在千株松桂下,更无尘事到夫君。
高踪罕过呼猿涧,静思唯看抱石云。
日暮坐间禽影集,雪晴岸畔路形分。
扬雄约我须投宿,月里禅馀怯论文。

注释:

  1. 将访永安东山禅师先寄(《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2. 庵在千株松桂下(《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3. 高踪罕过呼猿涧(《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4. 静思唯看抱石云(《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5. 日暮坐间禽影集(《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6. 雪晴岸畔路形分(《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7. 扬雄约我须投宿(《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8. 月里禅馀怯论文(《寄题永安东山禅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拜访永安东山禅师时所作,表达了对禅师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学的热爱。
    诗的第一句“将访永安东山禅师”,直接说明了诗人的目的地和目的。接着,第二句“先寄”,则是诗人在出发前的一种期待和期盼。
    第三句“庵在千株松桂下”,描绘了禅庵周围的环境,千株松桂下的禅庵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第四句“更无尘事到夫君”,则表现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的向往,希望他能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内心的宁静。
    第五、六、七、八句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体验。其中,第五句“高踪罕过呼猿涧”,描绘了禅师高洁的品质和他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第六句“静思唯看抱石云”,则表现了诗人对禅师内心世界的好奇和向往;第七句“日暮坐间禽影集”,则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和诗人的心情;第八句“雪晴岸畔路形分”,则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诗人的坚持。
    第九句“扬雄约我须投宿”,则表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渴望,希望能通过禅修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第十句“月里禅馀怯论文”,则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知识的敬畏之情,担心自己的学问无法与禅师相比。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