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雪覆已超然,绝顶宁同一色边。
傥向异中能辨异,虽居偏位不成偏。
入尘直截须明要,在类还殊密造玄。
欲混千差通不犯,曹山穿过髑髅前。
曹山雪中因缘
群峰被雪覆盖已超然,绝顶与天边同色。
倘能在异中能辨异,虽居偏位不成偏。
入尘直截须明要,在类还殊密造玄。
欲混千差通不犯,曹山穿过髑髅前。
注释:
- 群峰被雪覆盖已超然:描述的是群山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的景象,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绝顶宁同一色边:指山峰之巅与天边的景色融为一体,仿佛颜色已经分不清。
- 傥向异中能辨异:假设在某个特殊的情况下能够区分出不同。
- 虽居偏位不成偏:虽然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但并不因此而显得与众不同或特殊。
- 入尘直截须明要:进入尘世时应该直接明了关键所在。
- 在类还殊密造玄:在相似的事物中仍然能够发现微妙的差异,并创造深邃的哲学。
- 欲混千差通不犯:想要融合各种不同的特征,但却不触犯任何规定或原则。
- 曹山穿过髑髅前:曹山就像一座桥,连接着生灵与死的世界,让骷髅得以通过。
赏析:
这首诗以曹山雪景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首句“群峰雪覆已超然”,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面,山峰被洁白的雪覆盖,显得格外壮观。接着,诗人以“绝顶宁同一色边”来表达山峰之巅与天边景色融为一体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第二句“傥向异中能辨异”,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看似相同的地方,是否能够发现不同之处。这句诗引发了读者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对自然现象的哲理思考。“入尘直截须明要”,“在类还殊密造玄”,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决心。
最后两句,“欲混千差通不犯”,则将这种追求智慧的精神推向了极致。诗人认为,即使在看似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应该保持清晰的头脑,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生死观的独特理解,即生命如桥梁般连接生灵与死亡,让人们得以超越生死的界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