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人家麦正收,连绵阴雨不能休。
沿溪处处生深草,饱杀南泉水牯牛。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庐山香炉峰下草堂时写的。“偈”就是佛经中的唱诵词,这里指诗歌。
四月人家麦正收,连绵阴雨不能休:四月正是收获的时候,可是天下起了绵绵的阴雨,收麦子的人只好停下来休息了。
沿溪处处生深草,饱杀南泉水牯牛:沿河两岸到处长满了茂密的青草,连南泉寺里那头大水牯牛也吃不消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初夏时节,当时诗人因受排挤被迫离开朝廷,回到庐山一带的草堂居住。此诗是他在庐山草堂期间所写的组诗之一。
首联两句写诗人在山中见到的景色:四月天晴气朗,万物生长,而诗人却因久居山林而无法外出。颔联两句写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连绵的阴雨不断,使得山上的草木丛生,连南泉寺里的水牯牛也吃不消了。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境。颈联两句则写诗人对这种恶劣天气的感受:虽然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但他并不感到沮丧和不满,反而觉得这样的天气更显得山间宁静、清新。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了一种与外界环境和谐共处的方式,从而使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