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耸渊深,貌古神清。
渴有米汁,馔无佳珍。
龙床头卖弄草鞋两脚,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
举棹迷源兮檈索已露,移舟别水兮眼倒生筋。
敢道不劳斤斧,夫是之谓木平。

【注释】

岳:山,指泰山。

貌:外貌,神态。

渴:口渴。

有米汁:形容水多的样子。

馔(zhuàn):饭食。佳珍:美味的珍品。

龙床头卖弄草鞋两脚:指龙王庙里供奉着龙王爷的塑像,而庙前却有人卖草鞋。

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指御舟前头有一僧,身穿云衲袈裟半截露出。

举棹迷源兮檈索已露,移舟别水兮眼倒生筋:意思是举起桨去划船,不知道源头在哪;把船移开,眼睛都看直了。

敢道不劳斤斧:不敢说不需要经过艰苦的劳动。

夫是之谓木平:这是木平和尚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木平和尚的作品。木平和尚曾住持泰山玉泉寺,他以“清静”为宗,提倡“无念”、“无作”,反对禅门中人“打坐、说法、诵经、礼佛”。此篇即写其“无作”之状。

诗的前四句写木平和尚的外在形象:“岳耸渊深,貌古神清。”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外表庄重肃穆,神情恬淡自然。诗人用“岳耸”、“渊深”等词来形容他的身材与气质,用“貌古神清”来描绘他的形象。这四句诗通过对比,突显出木平和尚的气质与外貌之间的和谐统一。

诗的后四句则描写木平和尚的举止动作:“渴有米汁,馔无佳珍。龙床头卖弄草鞋两脚,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他虽然身处寺庙之中,但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在庙前卖草鞋,在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这些举动都显得十分随意。然而,正是这种随意的举动,却给人一种洒脱、超脱的感觉。

诗的最后一句“敢道不劳斤斧,夫是之谓木平”,是木平和尚对诗者的一种评价。他说自己并不追求名利,也不贪图享受,只是过着一种简单而又自由的生活。这正是木平和尚的人生哲学所在。

这首诗通过对木平和尚外在形象和举止动作的描述,展现了他“无作”之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木平和尚人生哲学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