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注释: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偈,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习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两句话是对禅宗修行者形象的描述。禅宗强调的是“无相”,即不要过分关注外在的形象和言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难以做到完全摆脱这些外在因素的干扰,因此,禅宗修行者在保持内心的平静的同时,也要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令人烦恼的事物。

“放箸忘恩,停杯断义。”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行为特点。禅宗认为,人们应该以慈悲为怀,对待他人要有恩惠之心,与人交往时要讲究礼节,讲求道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忘记这些原则,甚至会因为一时的欲望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因此,禅宗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这些诱惑中。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这两句则是对禅宗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进行了评价。禅宗强调的是内心的修养和智慧的提升,而不是外在的炫耀和展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地位,这种行为往往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因此,禅宗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谦虚。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这两句诗则是一个悲剧的结局。禅宗修行者在自己的修行过程中遭遇了不幸的命运,最终被人杀害。这种结局让人感到悲哀和惋惜。然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者的刻画,反映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谦逊,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