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罗刹心,今朝菩萨面。
罗刹与菩萨,不隔一条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能结合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最后进行概括评价。此题中第一句写“昨日罗刹心”,指前一夜的所思所梦。“今朝菩萨面”指现在醒来所见所想。“罗刹”和“菩萨”在作者笔下是两种不同的形象。“不隔一条线”是说二者之间没有一点距离;“罗刹”“菩萨”都是佛教中的名词,指代的是人。“不隔一条线”比喻两者之间毫无间隔。“一条线”是指人的意念或想法与佛相合,也就是修行人的境界。
【答案】
译文:昨夜梦中我梦见自己是罗刹鬼,如今醒来却变成了菩萨模样。这中间并没有一道鸿沟阻隔。
赏析:“昨日罗刹心,今朝菩萨面。”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矛盾之处。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实并无矛盾。
“罗刹”和“菩萨”这两个词在佛教里代表不同的意象。“罗刹”是梵语音译的外来词,指恶鬼;而“菩萨”是梵语音译的外来词,是佛教里的圣者。在佛教里,“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人,而“罗刹”则是指尚未觉悟的人。所以“罗刹”和“菩萨”其实是同一类人的不同名称。
在作者看来,“罗刹”和“菩萨”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它们只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的表现而已。换句话说,无论是“罗刹”还是“菩萨”,都只是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状态。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离奇,但却符合佛法的道理。因为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只要能够消除妄念,就能恢复本来的智慧和德相。因此,作者认为,“罗刹”和“菩萨”并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而是同一人在“罗刹时”和“菩萨时”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