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好事不如无。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好事不如无。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住,好事不如无。
【偈】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好事不如无。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好事不如无。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住,好事不如无。
注释:
- 偈:这是一首佛教诗歌,通常用于阐述佛教教义,表达对佛法的信仰和理解。
- 过去诸如来:指过去佛祖。如来佛祖,即佛祖的意思,表示佛祖曾经出现过。
- 斯门:这里指佛教的门径,即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道路。
- 已成:已经成就了,意思是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或者状态。
- 好事:好事情、好事,表示积极正面的事情或者行为。
- 不如:比不上、不如,表示比较之下有所不足。
- 今各入圆明:现在已经各自进入了圆满的境界,意味着每个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或者境界。
- 圆明:圆满、明亮,表示事物达到完美的状态。
- 当依:应当遵循、应当依靠,表示应该按照某种原则或方法行事。
- 如是:这样的、这样的做法,表示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或原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佛教教义的诗歌,通过讲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个阶段,表达了佛法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指导。
过去的佛祖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修行,达到了圆满的境地;现在的各个菩萨都已经进入了他们各自的圆满境界;未来的人也应该遵循佛法的原则,追求自己的圆满和解脱。
这首诗强调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可以通过修行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但最终的追求并不在于追求好事情本身,而在于超越这些好事情,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这种观点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智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