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高悬圣鉴,要见缁素分明。
大士觌面当机,且非索盐奉马。
检点将来,只知卖贵,不知卖贱,可惜武帝当时放过,随后好与一拶。
非僧非道非俗,管取口乾舌大。

【译文】

武帝高悬圣明的镜子,希望看到僧尼的是非分明。

大士当面当机立断,何必索要盐和马呢?

检点之后,只会卖贵,不知道卖贱,可惜武帝当时放过,随后好与一拶。

非僧非道非俗人,肯定会口干舌燥。

【注释】

偈颂:即佛门中的一种韵文形式,通常用五言或七言诗的形式来表达对佛经的领悟。

其一百六十九首:指的是《敦煌变文集》中的《维摩诘经讲经文》共有一百六十九首偈颂。

其五十四:指上述的《维摩诘经讲经文》中的第五十四首偈颂。

武帝:指唐代皇帝李隆基。

高悬圣鉴:高悬,悬挂;圣鉴,即圣明的鉴戒。这里意指皇帝以圣明之心去审视世间万物。

缁素分明:缁、素,古代用来区分僧侣和俗人的衣服颜色,这里泛指世俗之人和出家人。分明,清晰明白。

觌面当机:觌面,面对面;当机,面对时机。这里指面对问题时做出决断。

索盐奉马:索取盐和马。这里指索求利益或者权贵的赏识。

检点:审查;检点,此处指审查检查。

卖贵:卖出高价;卖贵,此处指卖得好价钱。

惜:遗憾、后悔。

放过:放过,即不追究;放,释放。

一拶:一种刑罚工具,形状像棒槌,有一头是尖的。

非僧非道非俗:非,不是;僧、道、俗,分别指僧侣、道士和俗人。这里是说作者不是僧侣,不是道士,也不是俗人。

管取:不管;管取,表示一定的意思。

口干舌大:意思是口干舌燥,形容说话说得太多或者太累。

赏析:这首偈颂是《维摩诘经讲经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它通过描述武帝高悬圣明的镜子,想要看到僧尼的是非分明,然后大士当面当机立断,索要盐和马。接着又描述了检点之后,只知卖贵,不知卖贱,可惜汉武帝当时放过。最后表达了非僧非道非俗人的观点,强调了口干舌燥的情况。整篇偈颂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