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虽异,云月是同。
透脱声色,任自西东。
十里西湖九里松。
诗句原文:
溪山虽异,云月是同。
透脱声色,任自西东。
十里西湖九里松。
译文:
尽管溪山不同,但云和月亮却是相同的景象。
要透彻地领悟世间的声色,随心所欲地选择方向。
十里之外的西湖,松树环绕其中,景色宜人。
关键词解释:
- 溪山:此处指自然景观中的山水,如山川、河流等自然元素。
- 云月: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与明亮的月光,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情感或意境。
- 透脱:在这里指对事物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能够超越表面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
- 声色:原意为声音和颜色,这里引申为世间的一切外在表现和诱惑。
- 西东:表示方向,既可以理解为东西南北中的任何一个方向,也可以形容事物的正反两面或多个方向。
- 十里西湖:描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西湖是中国杭州的著名景点,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著称。
- 九里松:松树在中国园林中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九里松”可能是指某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溪山”与“云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在和谐的境界。诗中的“透脱声色”意味着诗人对于外界世界的纷扰有着清晰的认识,不受其影响,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诗中的“十里西湖九里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西湖的美景和古松的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心灵境界追求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