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狗咬枯骨。
非心非佛,牛溲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译文】

心即是佛,狗咬枯骨。

心非佛,牛溲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注释】
偈颂:佛教中的颂文,是佛教徒在诵经、讲法时用来表达某种思想或观点的一种文学形式。
九十三首:指《大藏经》中收录的佛教经典之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九十三段偈文,每段都包含一个主题思想,合称“大般若”。
即心即佛:禅宗认为心即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具有成佛的能力,但因无明而迷惑,不能证悟。
狗咬枯骨:比喻执着于世俗之物,如同狗咬到枯死的骨头一样,毫无意义。
非心非佛:指超越世俗之心和佛法之外的境界。
牛溲马浡(shāo mò):牛溲(sháo)和马浡(mào),都是植物名,这里用来形容普通的草药。比喻平凡无奇的事物。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强调事物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和属性。
伏惟万福:表示祝愿对方拥有无尽的福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心即佛。诗人通过对比狗咬枯骨和非心非佛的形象,以及牛溲马浡等平凡事物的比喻,强调了一切事物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和属性,而是在于其内在的本质和意义。这种观点体现了禅宗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洞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