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参佛照师,问我本来面。
日日要下语,夜夜思量遍。
伎俩做得尽,恰好一年半。
至今三十年,又何曾梦见。
【释义】这首诗是说,我参拜佛祖照师,问他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每天要说的话很多,晚上要思考的东西非常多。用尽了所有的伎俩,刚好一年半。到现在三十年了,又何曾梦见过他?
【注释】偈颂:一种佛教歌赞或颂词。因:在。照师:指慧照禅师。日日:每天。下语:说法。伎俩:花招、手腕。得尽:用尽。恰(qià)如:正好。一年半:大约两年半时间。三十载:三十年。
【赏析】此诗是诗人自述其对佛理的体悟和修行过程的体会。开头二句写自己求法问心之勤恳。“日日”与下文“夜夜”,一昼夜言,一昼夜行,说明作者日夜不停追求真理,探求本性。“伎俩”即手段、方法,这里指用尽心机。“恰好”表示用尽心思的时间并不长;“一年半”则是指大约两年半的时间。这短短的时间,对于作者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两句写修行者虽用心至诚,但最终未能得见真性本面。“至今”与上文“因参”相对应,表明这种求法问心的过程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又何曾”三字,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求法问心之经历来表达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虽然过程漫长而艰辛,但作者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对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他们在追求精神解脱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