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香销佩解时,荆台归去峡云迟。
绿罗湘带无心叠,玉坠头花一半垂。

【注释】

洛浦:即“洛水”,洛河支流,发源于河南巩县,流往西南经洛阳、渑池等地,至山西晋阳入汾河。洛水两岸多有名胜古迹,是诗人常游之地。佩解时:指佩带的玉佩被解下时。荆台:指荆州(治在今湖北江陵),故址在长江中游北岸。峡云迟:形容归去时三峡间云雾缭绕,使人望而却步,归期难定。湘:湖南。绿罗:即湘罗,一种质地柔软的丝织品。湘罗带,即用湘罗制成的腰带。无心叠:形容佩戴湘罗带有心无意,无心而自然。无心,不刻意雕琢;叠,指重叠。玉坠头花:指玉坠形如花瓣的饰品,下垂如花。玉坠,即玉制的坠饰。一半垂:指玉坠的一半悬垂下来。

【赏析】

这首《水仙花》,写一位思妇对情人的怀念和等待。全诗构思巧妙,以景起兴,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首句“洛浦香销佩解时”,是说洛浦岸边飘散着阵阵花香,当佩带摘下的时候。“洛浦”,即洛水之滨。相传洛水之神宓妃曾乘船从洛水经过,洛水两岸的居民为了纪念她,就在河边遍植花草,以鲜花来迎接这位女神。洛浦的花香,本为洛神所独有,而今洛浦岸边飘散的香气,使佩戴着玉佩的人感到十分清新悦鼻。这里既是实写洛水岸边的景物,又暗示了佩戴玉佩者的身份。

次句“荆台归去峡云迟”,紧承上文而来,意思是说带着思念之情离开了荆州(今湖北江陵)。荆州地接巫峡和西陵峡,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因此人们称它为“巫峡云雨之乡”。这里所说的峡云迟,就是巫峡中的云雾缭绕,迟迟不易散尽的意思。这一句既与上句“洛浦”相呼应,又暗点出思妇所居荆州之地,并进一步渲染了思妇思念丈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三句“绿罗湘带无心叠”,是说佩戴着湘罗制成的腰带。湘罗,是湖南一带出产的一种丝织品,质地柔软,色彩鲜艳。湘罗带本是无心随意系成的,然而思妇在思念远别的丈夫时,却有意无意地把带子随意地叠起来,这就更加突出了她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玉坠头花一半垂”,是说佩戴着玉坠形如花瓣的饰品,下垂如花。玉坠,即玉制的坠饰。这里所写的玉坠,是比喻她的夫君。玉坠形如花瓣,一半垂下来,形象地描绘出她夫君半掩面庞的情态,从而表现出思妇对夫君的深情怀念。

整首诗通过思妇眼中所见所感,以及她佩戴的湘罗带和玉坠形如花瓣的饰品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她对远行在外的丈夫深切思念和无限牵挂的感情。全诗结构完整,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