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翻忆小释迦,双手抱屈膝。
知不知,实不实,摩诃般若波罗蜜。

【诗句】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翻忆小释迦,双手抱屈膝。

知不知,实不实,摩诃般若波罗蜜。

【译文】
在九九八十一天中,我们不会动手打斗。
到了三九天,天气寒冷刺骨,我坐在篱笆边吹奏着觱篥。
想起了小时候的小释迦牟尼,他抱着双膝坐着。
我知道什么是真理,但不知道如何表达;
我知道什么是真实,但却无法实现。
这就是所谓的“摩诃般若波罗蜜”。

【注释】

  1. “一九二九”:这里的数字指的是冬至后的第192天,即阳历的第二年的某个时间点。
  2. “相逢不出手”:意指在寒冷的冬日里,人们很少会互相打斗,因为大家都需要取暖。
  3. “三九二十七”:这里的“三九”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阳历的第二年的第三个月。
  4. “篱头吹觱篥”:形容在严寒的日子里,人们只能待在室内,而户外的生活变得艰难。
  5. “小释迦牟尼”:指的是佛教中的佛陀,即释迦牟尼佛。
  6. “双手抱屈膝”:形容小释迦牟尼佛坐在地上的姿势,双手抱住双膝。
  7. “知不知,实不实”:表示一个人知道什么是真理,但无法将其表达出来。
  8. “摩诃般若波罗蜜”:梵语“摩诃”意为大,“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是到达彼岸的意思。这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代表达到智慧的最终境界,也就是涅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寒风凛冽、人们在室内取暖的场景。通过对比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温暖的渴望。诗中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寓意着追求智慧和真理的过程,虽然知道什么是真理,但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反映了人生中的一种迷茫和困惑。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真理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