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正干戈,茅屋深迁入薜萝。
梦幻利名知险恶,虚舟身世若风波。
石门路险交游少,竹坞云深笋蕨多。
闹里打闲谁似我,千岩春色一声歌。

江南江北正干戈,茅屋深迁入薜萝。

江南与江北都处于战乱之中,我只好搬进一个被薜萝遮住的茅屋。

梦幻利名知险恶,虚舟身世若风波。

人生如梦,名利是虚幻的,如同随波逐流的船在惊涛骇浪中漂泊。

石门路险交游少,竹坞云深笋蕨多。

石门山的路险峻,很少有人能到达那里,而竹林深处,生长着茂盛的竹笋和蕨类植物。

闹里打闲谁似我,千岩春色一声歌。

繁华的都市里,谁会像我这样在闲暇时欣赏千岩万壑间的春天美景并且高歌呢?

注释:

  1. 江南江北正干戈:指当时的战乱时期。
  2. 茅屋深迁入薛萝:形容自己隐居的生活。
  3. 梦幻利名知险恶:比喻人生的虚无缥缈,名利的虚幻危险。
  4. 虚舟身世若风波:比喻人生如同飘荡在大海上无根无蒂的船只,随时可能受到风浪的冲击。
  5. 石门路险交游少:形容环境险峻,人烟稀少。
  6. 竹坞云深笋蕨多:形容自然景色秀美,物产丰富。
  7. 闹里打闲谁似我:表示自己在繁华之地找到宁静。
  8. 千岩春色一声歌:形容自己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并为之陶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状态。诗的第一句“江南江北正干戈”直接点明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接下来的诗句“茅屋深迁入薜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为了躲避战乱,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第二联“梦幻利名知险恶,虚舟身世若风波”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认为它们如同幻影一般虚无且危险。这里的“虚舟”比喻了诗人的人生状态,如同一艘没有固定目的地的船,随时都可能遭遇风波。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联“石门路险交游少,竹坞云深笋蕨多”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石门山的道路崎岖,很少有人来此探险,而竹林深处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追求宁静生活的决心。
    最后一句“闹里打闲谁似我,千岩春色一声歌”则是诗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之所,他在欣赏千岩万壑间春天美景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欢快的歌曲。这既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他生活状态的一种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