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寺寻盘道,那知是与非。
冻泉依细石,寒日淡斜晖。
村路飘黄落,山禽凌翠微。
数声牛上笛,老泪欲沾衣。
【注释】
杖锡:僧人持的锡杖。
登寺寻盘道,那知是与非:登上寺院,寻找曲折盘旋的山路,哪里知道这山路通向的是是非非的地方。
冻泉依细石,寒日淡斜晖:寒冷的泉水依偎着细小的石头,寒日的斜晖洒下淡淡的光辉。
村路飘黄落,山禽凌翠微:村路上飘落黄色落叶,山中的鸟雀飞过青翠的山冈。
数声牛上笛,老泪欲沾衣:几声牛铃声在耳边响起,老泪几乎要沾湿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山村风光和农事景象,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恬淡。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登寺寻盘道”,点明题旨,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即登寺、寻盘道。“寺”为佛教场所,“道”指山中小路。“盘道”则表明此路曲折盘旋。次句“那知是与非”,承上启下,引出后文。此处用设问语气,将盘道比作是非之地,暗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盘道”本指山路曲折,但此处借代,暗喻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复杂。
三四两句,描写盘道两侧的景色。“冻泉依细石”,写泉水在岩石上流淌,发出叮咚的声音;“寒日淡斜晖”,则是说斜阳照射在雪白的山峰上,映出淡淡的余晖。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山村清晨的静谧之美。“依细石”与“淡斜晖”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生动。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的景色。“村路飘黄落”写村路上飘落着黄色的落叶;“山禽凌翠微”则描绘了山鸟掠过青翠的山冈的情景。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从清晨到傍晚,又写出了空间的变化——由远及近。同时,也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七八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的生活场景。“数声牛上笛”写远处传来几声牛铃般清脆悦耳的笛声;“老泪欲沾衣”则是说听到笛声,诗人不禁老泪纵横,几乎要滴湿衣裳。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听到笛声时的心情,又通过“数声牛上笛”这一细节,展示了山村生活的节奏和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村清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