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无尘竹径开,幽园寻胜独登台。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上秋山入酒杯。
紫闼青云俱未遂,红颜白发递相催。
悠悠兰渚动归思,归思临高不易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描绘了作者在秋日游览名胜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逐词释义:

  • 石路无尘竹径开,幽园寻胜独登台。

  • “石路”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小路,“无尘”意味着没有尘土,表现出环境的清洁和宁静。“竹径”指竹林中的小路,“开”表示开放或展开。“幽园”指的是一个隐蔽而安静的花园。“寻胜”即寻找美景或乐趣。“独登台”说明作者独自一人来到高处的平台观赏风景。

  •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上秋山入酒杯。

  • “桥边”指的是桥的旁边,“野水”指郊外的溪流或小河,“通渔路”暗示了河边可能有捕鱼的活动。“城上”指的是城墙之上,“秋山入酒杯”形容秋天的山景如同美酒一般让人沉醉。

  • 紫闼青云俱未遂,红颜白发递相催。

  • “紫闼”指的是紫色的门帘或门,这里可能代指皇宫或其他富贵场所,“青云”常用来形容高官显贵,“未遂”表示未能成功,“俱”是都的意思。“红颜白发”指年轻人和老年人,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递相催”表示相互催促着前进或衰老。

  • 悠悠兰渚动归思,归思临高不易裁。

  • “兰渚”指的是水中生长的兰花丛生的岛屿,“悠悠”形容思绪飘渺不定。“动归思”表示引发思乡之情。“裁”在这里是比喻,意思是难以控制、不能轻易改变。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景色的美丽以及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展现了李颀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于人生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四季变换中景物的观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