鈯斧埋藏岁月深,岩居日与白云邻。
业风无奈重飘鼓,又作担柴卖筊人。
【注释】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十八:
鈯(wěi)斧:没有柄的斧子。釒(máng),用刀削平金属表面使之光润。这里形容砍伐林木时,斧子被砍成扁平状,失去了原有的形状。
岩居:住在山岩里。
业风:指佛教的因缘果报之说。
无奈:无法改变,无能为力。飘鼓:指佛教中的“鼓”声,即梵呗。
又作:再去做。担柴卖筊(jiǎo)人:卖佛号的人,即以宗教为职业的人。一说,又作“又作樵夫”。樵夫:樵采山林的劳动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体诗,通过写一个樵夫的形象来歌颂佛法。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紧扣着“樵夫”这个形象。第一句写樵夫砍树的情景,第二句写樵夫与白云结缘,第三句写樵夫在修行中不断努力,第四句写樵夫终于成为僧人。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这首诗的大意是:樵夫砍伐山林、磨平斧刃、劈开树木,砍得斧头锋利无比。他住在山岩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由于受到业风的影响,不得不再次拿起斧头去砍树。但樵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修行,而是继续努力地修炼。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僧人,为众生解除痛苦,传播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