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卖生姜,雪真珠满床。
清贫虽彻骨,富敢斗君王。
灼然如是,脍身为食,渍血为浆,尽情供养,犹未相当。
若也未是,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高价卖生姜,雪真珠满床”的意思是:高价卖出生姜,珍珠满床。“高价卖”,比喻贪财。“雪真珠”,喻指金钱、钱财。“满床”,形容堆满了屋子,喻指钱财之多。“高价卖生姜”,比喻贪图钱财。“雪真珠满床”比喻堆积如山的金银。“清贫虽彻骨”,意思是即使穷得骨头都冻硬了,也毫不在乎。“彻骨”,形容非常冷。“虽”,连词。“清贫”,贫寒。“犹”,还是。“敢斗君王”,意思是不敢与君王较量。“斗”,斗争、较量。“君王”,这里指皇帝。这两句说虽然贫穷到了骨子里,但也不敢与皇帝相较量。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炙然如是,脍身为食”,意思是如此明显,就像鱼被烤着吃一样,用肉作餐食。“炙然”,像烤熟的东西那样鲜明。“如是”,“像……这样”。这一句是说如此明显,就像鱼被烤着吃一样;用肉作餐食。“脍”,切细的肉片。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要点的能力。“渍血为浆,尽情供养,犹未相当。”意思是用血做汁浆,尽心竭力地供养,还不足以与君王相比。“渍血”,指把人的血染红了。“浆”,指酒浆。“犹”,还。“当”,比得上。这一句是说用心尽力地供养还不够与君王相比。
4.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表达技巧的能力。“若也未是,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意思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和烟雾一起在绿野里耕种,用干瘪的芦苇做成的笛子吹着送给太阳西沉。“若也未是”,如果不是这样。“和烟”,指和烟雾一起。“耕绿野”,指耕作绿色的田野。“送斜阳”,指送走斜阳。这一句是说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和烟雾一起在绿野里耕种,用干瘪的芦苇做成的笛子吹着送给夕阳西下。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和烟雾一样在绿色田野上耕作,用干芦做的笛子送别斜阳。
5.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若也未是,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意思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和烟雾一起在绿野里耕种,用干瘪的芦苇做成的笛子吹着送给夕阳西下。“若也未是”,如果不是这样。“和烟”,指和烟雾一起。“耕绿野,枯笛送斜阳”,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和烟雾一样在绿色田野上耕作,用干芦笛送别斜阳。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和烟雾一样在绿色田野上耕作,用干芦笛送别夕阳。
6.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能力。“若也未是,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这两句诗写诗人自己不慕权贵、甘愿隐遁于大自然的意境。这两句中运用比喻手法,将“若也未是”比作“和烟耕绿野”“送斜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不慕权贵、甘愿隐遁于大自然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诗以景托情,含蓄隽永地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归隐田园的愿望。这两句诗以景托情,含蓄隽永地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7.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主要写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愿趋炎附势,宁愿隐居山林,过着平淡的生活,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厌倦以及向往自然田园生活的情感。
【答案】
高价卖生姜,雪真珠满床。
清贫虽彻骨,富敢斗君王。
灼然如是,脍身为食,渍血为浆,尽情供养,犹未相当。
若也未是,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高官显宦因看不惯朝廷中的腐败而辞官归隐的故事。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富贵荣华终归黄土,后两句写辞官归隐之志。
首句写富贵荣华终归黄土:“高价卖生姜”,意即卖贵重的生姜,这是富贵人家常用的一种做法。生姜贵如珠玉,价值连城。“雪真珠”,形容金钱、钱财之多,如同积雪的真珠一般珍贵。“满床”,形容堆满了屋子,喻指钱财之多。“高价卖生姜”,比喻贪财,暗示出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次句写清贫之极而不改初衷:“清贫虽彻骨”,意为贫穷之极已深入骨髓,但仍不改变初衷,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彻骨”,形容非常冷,这里借指贫穷到极点。
第三句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虽”,连词。“清贫”,贫寒。“犹”,还是。“敢斗君王”,意思是不敢与君王较量。“君王”,这里指皇帝。这两句说虽然贫穷到了骨髓里,但也不敢与皇帝相较量。
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心辞官归隐:“灼然如是”,意思是如此明显,就像鱼被烤着吃一样,用肉作餐食。“脍”,切细的肉片。“渍血为浆”,意即把人的血染红了作为酒浆饮用。“尽情供养”,指尽心竭力地供养,还不足以与君王相比。“犹”,还。“当”,比得上。这一句是说用心尽力地供养还不够与君王相比。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和烟雾一起在绿野里耕种,用干瘪的芦苇做成的笛子吹着送给太阳西落。“若也未是”,如果不是这样。“和烟”,指和烟雾一起。“耕绿野”,“耕”本义是耕地,泛指从事农业生产。在这里指的是在绿野中耕作。“绿野”指郊外的广阔土地。“送斜阳”,指送走夕阳。“和烟耕绿野,枯笛送斜阳”这两句写诗人自己不慕权贵、甘愿隐遁于大自然的意境。这两句中运用比喻手法,将“若也未是”比作“和烟耕绿野”“送斜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不慕权贵、甘愿隐遁于大自然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诗以景托情,含蓄隽永地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