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硬石头,浪打枯杨树。
净智装严功德聚。
虽然脱体无尘,未是透法身句。
如何是透法身句,只有湖水无行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水洗硬石头 - 比喻修行者如同坚硬的石头,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洗礼(如水洗净岩石),最终可以变得柔软和清澈。这象征着修行者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反省,逐渐去除心中的杂念和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2. 浪打枯杨树 - 比喻修行者如同枯萎的杨柳,尽管历经风吹雨打,却依然坚韧不拔地生长。这象征着修行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毅力,不断前行,永不放弃。

  3. 净智装严功德聚 - 强调修行者通过净化心灵(净智)和严格要求自己(装严功德),积累了大量的道德和功德。这象征着修行者通过修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还为社会和众生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4. 虽然脱体无尘 - 虽然修行者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清净和无染的境界,但这种清净并非完全脱离了世俗的纷扰和困扰。这表示修行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完全与世隔绝,而是能够在保持内心的清净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世俗生活,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5. 未是透法身句 - 暗示着修行者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慧和修为,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佛法的核心要义——即“透法身句”。这表示佛法的真谛是深奥而难以言传的,需要修行者不断地深入探究和领悟。

  6. 如何是透法身句 - 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追问,询问如何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核心要义。这反映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揭示了佛法的深邃和神秘性。

  7. 只有湖水无行路 - 以湖水为例,指出湖水虽然平静透明,但却没有明确的路径或道路可供行人行走。这暗喻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就像湖水一样广阔无垠、深远广大,无论何时何地,修行者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这也提醒修行者要虚心学习、广泛涉猎,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对佛法真谛的探求,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修行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修行,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修炼。通过不断的洗涤和磨砺,修行者可以逐渐消除内心的杂念和困扰,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世俗生活,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同时,诗中也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提示读者要虚心学习、广泛涉猎,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