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屋赋新诗,内院寻知识。
身从胜境中来,句自活法中得。
非身非句,绝毫绝釐,慈氏少陵安得知。
法华不敢轻饶舌,只恐山禽语带徼。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茆屋赋新诗”
  • 茅草房中创作新诗(比喻在简陋的环境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 “内院寻知识”
  • 在寺院内部寻找灵感和智慧(佛教徒认为,通过修行和冥想可以获得智慧)。
  1. “身从胜境中来”
  • 自己的思想或作品受到了优美环境的影响。
  1. “句自活法中得”
  • 句子中的表达方式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刻意雕琢。
  1. “非身非句,绝毫绝釐”
  • 不是出自自己,也不是刻意雕琢的句子,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1. “慈氏少陵安得知”
  • 即使是慈氏(佛陀的弟子之一),也难以完全理解这样的境界。
  1. “法华不敢轻饶舌”
  • 佛法中讲究清净,不敢轻易说话,以免污染了语言的清净。
  1. “只恐山禽语带徼”
  • 担心自己的言辞如同山间的禽鸟一样,带着杂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简朴的环境中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佛法的理解。诗人强调了自己的诗歌并非出自自己,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结果,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他的禅宗思想,即万物皆空,一切法无我相。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佛法清净的尊重,不轻易说话,以免污染了语言的清净。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佛学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