觌体全彰,曾无覆藏。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诸佛出身处,错抟量。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102首,第97首名为《赠无本禅师》。

下面是对第97首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七

  • 觌体全彰,曾无覆藏。
  • “觌体”意为直接显现的身体或者本性,这里指代的是禅师的本性或者本质。”曾无覆藏”表示没有任何隐藏或遮掩。

译文:你的本体完全显露出来,没有隐藏或遮盖。

注释:这里的“觌体”和“全彰”都是佛教用语,意指本性的完全展现和显露。整首诗通过这种直接、坦诚的描述方式来表达对禅师本性的理解和尊重。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

  •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禅师智慧的高度赞扬。“眼里无筋”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眼睛清澈、明亮,如同没有杂质的水晶。而“偷观即瞎”则是说,即使是偷偷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也会被他的智慧所感动,从而觉得自己像盲人一样失去了视觉。

译文:你眼中没有杂念,即使偷偷观察也会感到羞愧,因为你的耳朵里充满了智慧的声音。

注释:这里的“眼里无筋”和“偷观即瞎”都是形容禅师内心的纯净和深邃。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强调了禅师的智慧和境界之高,使得即便是最微小的行为也显得如此伟大。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诸佛出身处,错抟量。

  • 堪笑勤川孟八郎:这里提到的是唐代僧人孟郊(字八郎),他是唐代著名的苦行僧。诗人以孟郊为引子,暗示禅师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方式与孟郊类似,都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修行境界。

译文:真是可笑啊,像勤川的孟八郎那样的人,不知道佛祖的出生地在哪里,却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达到目的。

注释:这里通过对比禅师和孟郊,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方式。禅师通过直接体验本性的显现来修行,而孟郊则通过苦行来追求解脱。两者虽然方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两种修行方式的赞赏,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各自可能存在的问题——禅师过于依赖直观,而孟郊则过于执着于个人的修行过程。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 薰风自南来:这里的“薰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自南来”则表示春风从南方吹来,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温暖。

译文:温暖的春风从南方吹来,使得殿堂中的建筑感受到了凉爽的气息。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使得原本寒冷的殿堂也变得舒适起来。这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春天到来的赞美之情。

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 傍人斗热荒:这里的“傍人”指的是周围的人或者世人。“斗热荒”表示众人因为春风吹拂而感到炎热难耐,纷纷寻找避暑的方法。

译文:它吸引了人们争相避暑,连石头上的鸟雀都被它的清凉所吸引。

注释:这里的诗句描绘了春天景象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鸟儿被春风所吸引,飞到石头上歇息,享受着清凉。而世人则因为春风而感到炎热,纷纷寻找避暑的方法。这种描写展示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