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苕帚生,倒拈风飒飒。
扫尽大地尘,赵州惊吐舌。
蓦扎相逢玉乳峰,殷勤为扫寒岩雪。
拄杖子,爱客情深,把火助热。
卓破苔钱画断云,放出寒梅南枝北枝,一花两花三四花。
疏影横溪,暗香浮月,无端尽把春容泄。
清不彻恼碎心,广平似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题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诗作,从内容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大慈苕帚生”,以“大慈”起兴,用“苕帚”比喻禅家所执之扫尘帚,意谓佛祖的扫帚能生出智慧,扫尽人间尘埃。“倒拈风飒飒”,形容佛祖之扫帚所到之处,风动沙飞,一片肃清。“赵州惊吐舌”,引用赵州禅师的故事,说明佛祖的扫帚有扫除一切烦恼的作用。“蓦扎相逢玉乳峰,殷勤为扫寒岩雪”,用“玉乳峰”与“寒岩雪”作比喻,说明佛法如春风化雨,能消除人们的烦恼。“拄杖子,爱客情深,把火助热”,说僧人手持禅杖,是因为他深爱客人,就像把火炉加温一样。“卓破苔钱画断云,放出寒梅南枝北枝,一花两花三四花。”写诗人对梅花的喜爱。“疏影横溪,暗香浮月,无端尽把春容泄”,写诗人对梅花的赞美。“清不彻恼碎心,广平似铁”,写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
【答案】
译文:“大慈”开头,用“苕帚”比喻禅家所执之扫尘帚,意谓佛祖的扫帚能生出智慧,扫尽人间尘埃。“倒拈风飒飒”,形容佛祖之扫帚所至之处,风动沙飞,一片肃清。“赵州惊吐舌”,引用赵州禅师的故事,说明佛祖的扫帚有扫除一切烦恼的作用。“蓦扎相逢玉乳峰,殷勤为扫寒岩雪”,用“玉乳峰”与“寒岩雪”作比喻,说明佛法如春风化雨,能消除人们的烦恼。“拄杖子,爱客情深,把火助热”,说僧人手持禅杖,是因为他深爱客人,就像把火炉加温一样。“卓破苔钱画断云,放出寒梅南枝北枝,一花两花三四花。”写诗人对梅花的喜爱。“疏影横溪,暗香浮月,无端尽把春容泄”,写诗人对梅花的赞美。“清不彻恼碎心,广平似铁”,写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赏析:这是一首颂扬梅花品格的七言律诗。全诗紧扣“咏梅”二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神、色来表现其坚韧高洁的品质。首联以喻法,以大慈的笤帚象征了佛法的清净,扫除了世间一切尘埃;颔联运用赵州和尚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佛法如春风化雨,能消除人们的烦恼;颈联写僧人手持禅杖的原因是因为深爱客人,如同在火炉上加热;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