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玉乳峰前,相呼看月。
纵饶光透十虚,未免成第二月。
诸人要见真月么,非暗非明,非圆非缺。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诗句释义与译文】灵山(佛教名山)上谈月亮,曹溪寺前指月亮。玉乳峰前互相呼唤观看月亮。纵然光透十个虚空,终究不免成为第二个月亮。众人想要见到真正的月亮吗?不是暗的也不是明的,不是圆的也不是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拟它,让我怎么来讲述呢!
【注释与赏析】
- 灵山:佛教名山,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西北角。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在此地说法,因此被称为“灵山”。
- 曹溪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寺内有一座巨大的佛像,相传是释迦牟尼的雕像,因此称为“曹溪寺”。
- 玉乳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座著名山峰,山上有一处名为“玉乳岩”的地方,传说这里曾经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地方。
- 相呼看月:相互呼唤着一起欣赏月亮。形容大家在一起观赏月亮的场景。
- 十虚:十个虚空,指佛教中的十个世界或境界。
- 第二月:第二个月亮,比喻事物的另一面或者另一个角度。
- 真月:真正的月亮,比喻真理或者真实的事物。
- 非暗非明:既不是暗的也不是明的,形容事物的某种状态。
- 非圆非缺:既不是圆的也不是缺的,形容事物的某种状态。
- 无物堪比伦: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事物,形容事物的某种特性或价值。
- 说:表达、讲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山、曹溪寺和玉乳峰等地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们在这些地方观赏月亮的情景,表达了对真实事物、真相和真理的追求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