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云磨松偃蹇,岩前瀑漱石琮琤。
瞿昙面目全彰露,谁道今朝始诞生。
跛云门棒,休放拍盲。
一杓香汤三拜著,听渠千古恶名行。
诗句释义
1 岭上云磨松偃蹇:在高山之巅,云雾缭绕如同磨砺,使得松树显得更加挺拔。
- 岩前瀑漱石琮琤:瀑布在山岩前流淌,声音清脆,如同玉石碰撞。
- 瞿昙面目全彰露:梵文“瞿昙”意为“释迦牟尼”,这里指佛陀的面相完全显现。
- 谁道今朝始诞生:谁说今日才首次出现这样的形象?
- 跛云门棒,休放拍盲:形容某人行动迟缓,像跛脚的僧人,不要用手拍他的耳朵让他听见(以免他误以为是耳聋)。
- 一杓香汤三拜著:形容某人虔诚地为佛陀献上香汤。
- 听渠千古恶名行:任由其流传千古的恶名。
译文
高山之巅云雾缭绕,松树挺拔如故;
山岩前瀑布清澈,发出清脆之声。
佛祖面容完全显露,谁能说这仅是今朝?
行动迟缓的僧人,不要用手拍他的耳朵。
为他献上香汤,三次鞠躬致敬;
放任他的千古恶名流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陀形象的崇敬和赞美。通过描绘佛陀在高山、山岩前的形象以及他对众生的影响,诗人展现了佛陀的伟大与慈悲。诗中的“跛云门棒,休放拍盲”等句,既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和修养。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