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而来,面壁而坐。
未明直指单传,先被梁王勘破。
当门齿露风,只履归何早。
熊耳峰前,累累荒草,至今惹得行人笑。

【注释】: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一百七:指《五灯会元》中禅宗五灯的开法偈。“航海而来”是比喻,指从海路而来的僧人;“面壁而坐”是形容僧徒在佛前修行,面壁打坐。“未明直指单传”,是说僧人在黎明时,直接向佛祖传授佛法,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梁王勘破”是指梁武帝对禅理的理解和领悟;“当门齿露风”,是说僧人的牙齿像门牙一样露出风来,说明他的悟性很高;“只履归何早”是说只留一只鞋回去的人,说明他的悟性非常高。“熊耳峰前,累累荒草,至今惹得行人笑”,是说熊耳峰前的荒草已经长得很茂盛了,但至今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笑声。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五灯中的一首开法偈,它描述了一位禅师在黎明时分,直接向佛祖传授佛法的场景。他的行为非常独特,没有被任何人理解,直到后来被梁武帝所领悟。这首诗通过对禅师行为的描绘,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直接、简单、明了。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位禅师在黎明时分,直接向佛祖传授佛法的场景。这种描述方式非常生动形象,能够让读者立刻感受到禅师那种超然物外、直截了当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的行为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禅宗的哲学观念。禅宗强调“顿悟”,即瞬间领悟真理的能力。禅师的这种“未明直指单传”的行为,正是这种哲学观念的体现。他认为,只有通过直接、简单的方法,才能达到真理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行为的描述,也传达了一种禅宗的审美观念。禅师的“直指单传”和“只履归何早”等行为,都体现了禅宗追求简洁、明了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在禅师的行为上,也体现在禅师的思想和作品中。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行为的描绘,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和审美观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禅宗问题的新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