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圆明,体无向背。
凝然湛寂,弥满太虚。
覆盖乾坤,常光独露。
削踪灭迹,离相绝名。

【注释】偈:诗体,是佛教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偈二十七首,是唐代僧人惠能所作的七言绝句诗组,共计二十八首,分为上、下两册。其内容多宣扬禅宗教义,如“无相为宗”“真空妙有”等。偈二十八首中的第二首。

大智圆明,体无向背:指佛性本具的圆满智慧,它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无论对谁,都是平等无差别的,即“无分别”;“体无向背”就是“无差别”。

凝然湛寂,弥满太虚:指佛性所显现的本体,是超越一切的,是永恒不变的;它像水一样清澈、明亮,充满了宇宙空间;“弥满太虚”就是“充满”。

覆盖乾坤,常光独露:指佛光普照世间万物,没有什么地方不被它所笼罩;佛光犹如天眼般明亮,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常光独露”就是“独自发光”。

削踪灭迹,离相绝名:指佛性所显现的本体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境界,达到了一种超脱物我、泯灭一切境界的境界;它就像流水一般自然、恬淡、宁静,没有任何执着和分别心;“削踪灭迹”就是“消除痕迹”、“绝尘离垢”。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佛性的圆满智慧、本体以及与世间万物的关系。其中,“大智圆明,体无向背”强调了佛性的圆满智慧;“凝然湛寂,弥满太虚”则描绘了佛性和本体的超越性和永恒不变性;“覆盖乾坤,常光独露”表达了佛光普照世间万物的景象;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佛性的超越性和独特性。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而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