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寒光射斗牛,镆铘提处鬼神愁。
蛮夷不识军将令,误入重围血颈流。
【注释】
寒光:冷光。牛、斗:指北斗星。镆铘(mò yuè):剑名。相传吴国伍子胥所铸,以鱼肠为锋,用以为剑。提处:剑锋触及之处。鬼:古时称猛兽。愁:惊忧。蛮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将令:将领的命令。重围:多包围圈。血颈流:被杀死或受伤流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剑诗,借颂剑来抒发作者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开头两句写宝剑之锋利与威力。“三尺”言剑长,“寒光”言其锐利,“射斗牛”言剑气之高,能刺破天顶,直冲斗牛,形象地写出了宝剑之锐利和威力之大。“镆铘提处鬼神愁”,这几句写宝剑之锋利,连鬼神都感到害怕,为之发愁。这里运用夸张手法,把宝剑的威力写得十分突出。
后两句写宝剑虽锋利无比,但未能得到主将的信任,反而误杀了不少无辜,使许多无辜者死于非命。“蛮夷不识军将令”,意谓这些蛮夷之人不懂军令,因而误入重围,丧生失命;而那些奸邪之徒却乘机作乱,祸国殃民。“误入重围血颈流”一句,既是对前两句“寒光射斗牛”的进一步描写,也是诗人对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揭露。
全诗通过咏宝剑,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杀身成仁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