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路,蓦直去,赵老见婆无别语。
勘破回来知不知,莫信闲人说是非。
注释:在台山路,直走。赵老看见婆子没有说什么。
勘破回来知不知,不要相信闲人说的话。
台山路,蓦直去,赵老见婆无别语。
勘破回来知不知,莫信闲人说是非。
注释:在台山路,直走。赵老看见婆子没有说什么。
勘破回来知不知,不要相信闲人说的话。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译文、赏析”,要求学生先写出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写出每句的译文,最后写诗句赏析。答题时注意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诗意。 (1) 问如绵里针,答似泥中刺。咆哮二虎吼生狞,各各利牙斤可怖。 问:像细长的针。答:像粘在身上的刺。咆哮:像虎豹一样凶猛地吼叫。 狞;狰狞。可怖;可怕。 (2) 坐却碧峰头,截断当阳路
颂古二十八首其二十七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 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无礼,亲而有疏。 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注释: 1.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 - 拿着拐杖去查看河水深浅。 2. 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才能够辨别人的内心。 3. 子不孝,父不慈 - 儿子如果不孝顺,父亲就不会慈爱。 4. 恭而无礼,亲而有疏 -
注释: 现出虚空眼便花,更教打破事如麻。 直饶指出当堂缝,分明鹞子过新罗。 注释: 现出虚空眼便花:出现虚空的眼界就会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比喻人因心虚、胆怯,而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 更教打破事如麻:即使能够解决眼前的事情,也难以处理像麻团一样纷繁复杂的问题,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直饶指出当堂缝:就算把错误指出来,就像在当场修补衣服上的破洞一样。 分明鹞子过新罗:就好像一只鹞子飞过朝鲜半岛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释义:比喻坏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释义:意指如果当初不进入险境,就不会有后来的觉悟。 诗句原文与注释: - “师子咬人”:这一句通过将狮子比作人,形象地描绘了某种恶人的狡猾和凶狠。 - “狂狗逐块”:同样用动物的比喻来形容那些行事疯狂、无法无天的人。 译文: 师子的凶猛和狗的疯狂是显而易见的。经过漫长的三十里路程后才能明白这一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四”这一句,注释是:这首诗是作者为唐代名将李靖所写的赞歌。李靖是唐朝初期著名的战将,曾率军大败东突厥。此诗赞扬李靖不与敌人争锋,而是以智取胜,平定了叛乱。第二句“休争自己与山河”的意思是说:不要争论你我之间的事情,也不要争夺国家江山。第三两句“拨动干戈不奈何”的意思是说:即使用武力也无法制服他。第四句“看取将军施武略”意思是说
注释:说话不邪气,笑也不好看。 拙劣地铺设,精巧地安排。 猢狲拍着板,野老舞三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人物形象鲜明,动作生动有趣。 “语不邪,笑不来”中的“邪”字,通常指不正派、不诚实。在这里,它可能是用来讽刺某些人说话不诚恳,让人无法相信。而“笑不来”则是形容这些人的笑非常虚伪,让人感到不舒服。 “拙铺设,巧安排”中的“拙”和“巧”是形容词,分别表示笨拙和巧妙
【注释】 ①戴角:头上戴有犄角的兽类,这里指狮子。②擎头:昂首举头,形容得意洋洋的样子。③丑外扬:指家庭和睦。④知有底人:知道内情的人。⑤去:走。⑥春来:春天到来。⑦百花香:各种鲜花的香味。 译文:狮子头戴牛角昂首挺胸地笑,父子和睦家庭美满,丑事不传于外。不知底细的人啊,你到何处去了?春天一到,花儿依旧盛开,芳香四溢。 赏析: 此诗是《颂古二十八首》中的第六篇。全诗通过描写狮子的形象
译文: 高声呼喊,火焰如火,在炎炎烈日中突然出现。 在这熊熊烈火中,我才能稳坐不动,任由外面雪花纷飞。 注释: - 颂古二十八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唐诗中的颂体诗。 - 其二十一:指的是这首诗的第二十一首诗。 - 高声拨火招司徒:指高声呼唤,火焰如火般燃烧。司徒,古代官名,这里指火神。 - 火焰炎天蓦面驱:形容火焰炽热,仿佛突然从天而降。蓦面驱,形容火焰迅猛,如同突然从面部驱赶过来一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二十八首》的第16首。全诗如下: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严天雪,火雪飞,风吹日炙杜阇黎。 注释: -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炎热或寒冷的日子里,人们纷纷寻找躲避的地方,但真正了解这些情况的人却很少。 -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 这句诗的意思是:真正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 ①譊讹(zhòu é):指假冒伪劣。②献花:这里指赠送花草,借以表示敬意。③龙蛇:指龙凤。④都盖了:指将白纸全部覆盖。⑤干戈:指战争。⑥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首句“分明柑橘勿摴(yín)讹”中的“摴”(yín)讹,是指假冒伪劣。次句“献花借水辨龙蛇”,是说有人送花借水,却冒充龙蛇,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第三句“白纸一张都盖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颂古二十八首》之十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三佛形容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尊佛像的形象总是不够真实,因为他们的眼睛就像我们一样,都是通过眼睛看到的形象。这里用到了“三佛”这个词,指的是佛教中的三位重要的菩萨形象,分别代表了慈悲、智慧和神通。但在实际中,这些形象往往是通过雕塑、绘画等方式呈现出来的,因此它们的形象并不完全真实。
【注释】 寒光:冷光。牛、斗:指北斗星。镆铘(mò yuè):剑名。相传吴国伍子胥所铸,以鱼肠为锋,用以为剑。提处:剑锋触及之处。鬼:古时称猛兽。愁:惊忧。蛮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将令:将领的命令。重围:多包围圈。血颈流:被杀死或受伤流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剑诗,借颂剑来抒发作者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开头两句写宝剑之锋利与威力。“三尺”言剑长,“寒光”言其锐利
【注释】 颂古二十八首: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 十二:指此诗是第二十二首。 生死:生与死。 有无:存在或不存在。 佛:佛教徒。 虚名:空洞无实的名称。 拂:擦掉,抹去。 俊鹞(yǎo)博(bó):雄健有力的老鹰。这里比喻人有才能。 天飞:展翅高飞。 打:击。 篱边鹘(gū):捕鸟用的竹筒子,即“鹘”,也叫“鹘罗”,形状像箭筒。 无欠(jiàn):没有欠缺。 若太虚:如同虚空。 谁解强名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二十八首》的第16首。全诗如下: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严天雪,火雪飞,风吹日炙杜阇黎。 注释: -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炎热或寒冷的日子里,人们纷纷寻找躲避的地方,但真正了解这些情况的人却很少。 -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 这句诗的意思是:真正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颂古二十八首其十七演出大藏教,言端语亦端。两头都坐断,一剑倚天寒。 注释: - 演出大藏教:这里指的是表演或展示佛教的教义和经书。 - 言端语亦端:说话和表达都是端正、清晰。 - 两头都坐断:形容非常果断,没有犹豫。 - 一剑倚天寒:形容气势如利剑般锋利,直指天际,寒冷而坚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坚定和决断的态度。诗人通过对大藏教的演出和言辞的描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性的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官员在众人面前罚钱出院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弊端。 1. 注释与译文: - “颂古二十八首 其十八”:这是诗的标题,意味着这是《颂古》系列中的第十八篇作品。 - “罚钱出院,众人皆见”:描述了官员在众人前罚钱的场景,意指他的违法行为被人看在眼里。 - “有理难伸,风流满面”:暗示了尽管有证据(如“理”)支持他的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