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冬萧瑟,天寒色更冥。
卷帏延素月,转盼失流星。
炉底眠枯蘖,窗根立冻瓶。
谈馀焚柏子,一燧小烟清。
【注释】
次韵太虚夜坐: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原诗的基础上,依其意境,另作一诗以和之。太虚(张太虚),即张籍。古寺冬萧瑟,天寒色更冥:这一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幽深、寒冷的夜景图。
卷帏延素月,转盼失流星:这一句写意,通过描写诗人在室内观赏月亮的过程,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炉底眠枯蘖,窗根立冻瓶:这两句写物,描述了诗人所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细节。
谈馀焚柏子,一燧小烟清:最后两句写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次韵太虚夜坐》,是一首和诗,作者在原诗的基础上,依其意境,另作一诗以和之。
这首诗开篇即写景,描绘了一幅幽深、寒冷的夜景图:“古寺冬萧瑟,天寒色更冥。”这里的“古寺”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一个寂静、古老的寺庙。而“冬萧瑟”则写出了冬天特有的凄凉、冷清氛围。接下来,诗人又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氛围:“卷帏延素月,转盼失流星。”这里的“卷帏”指的是拉开窗帘,让月光洒进屋内;“延素月”则是把洁白无瑕的月光比喻为素月,既形象又富有诗意。然而,诗人的注意力被窗外的流星所吸引,他不停地转动着身子,试图捕捉那一闪而过的流星。这里的“转盼失流星”既写出了诗人对流星的迷恋,也表现出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敬畏与热爱。
接下来的三句诗,诗人开始关注室内的细节:“炉底眠枯蘖,窗根立冻瓶。”这里写的是诗人在家中取暖的情景,炉火映照着他的脸庞,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孤独与寂寞;而窗外的寒风则吹拂着枯黄的树枝,使得它们在窗根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结冰瓶。这些细节虽然琐碎,但却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生活的韵味。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谈馀焚柏子,一燧小烟清。”这里写的是诗人在闲谈之余,点燃了一根柏木枝条来驱赶寒气。而那小小的烟柱在空气中飘荡,显得格外清新。诗人通过这两句话,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虽然外面的世界充满了严寒与荒凉,但在家的温暖中,他还是能找到一丝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家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与坚韧,让人深感敬佩。